![]() |
|
![]() |
||
與一路『陽線』的住宅市場相比,杭州的商鋪市場或許更具風雲激蕩的意味。從前幾年城西商鋪一路追漲,到拆違拆出商鋪供不應求,再到吳山商圈二三十萬平方米商鋪的擱淺,眼下杭州的商鋪市場進入了一個十分微妙的階段。
黃金路口商鋪風險陡增
杭州的標志性商鋪,非那些各據黃金要道的一座座商廈莫屬。浙江康恆房產副總經理金緯成把這批商廈歸為杭州三類商鋪中的第一大類。這批大型公建底層的市場型商鋪,動輒5000平方米或10000平方米,多出現在市區主要交通乾道交匯處,正在叫賣的有建國路與環城北路交叉口、鳳起路口、慶春路口的商廈,沿中河路而下的幾個十字路口的商廈,沿環城北路、環城西路而下的幾個高檔商場等。此類商鋪往往是整個項目的利潤所在,開發商對其期望值普遍很高,商鋪的成敗幾乎決定了整個項目的成敗。但是往往在正式銷售之後,此類商鋪成了開發商的心病。
早幾年,不少有實力的銀行、證券公司為了展示自身形象,需要這類物業,因此這種十字路口的大型商鋪,銷路尚可,價錢也還賣得不錯。可是,目前杭州大部分銀行選址基本塵埃落定,需要的只是營業部,或是分支機構,所以,這類物業銷售不暢的問題就出來了。
沿街商鋪投機空間減小
在杭州,現在可以到哪裡去投資商鋪呢?記者在鳳起路上遇到打著這一問號的溫州來的黃先生,他說,他不准備再在杭州投資沿街底層商鋪了。按照他的說法,杭州沿街底層商鋪的投資空間已經很小。他抱怨說,杭州的開發商把這批商鋪的投資空間擠得差不多了。
沿街底層商鋪,包括一些中小型寫字樓底層的沿街商鋪,分布廣,量大。這類商鋪大多分兩層,進深不大,可分割,往往由所在地段決定經營方向,決定大致售價。買家對於一個沿街商鋪大致是什麼價,心裡都有點數,引用一位業內人士的話,這類商鋪『由它自己決定命運』。只是目前開發商對沿街底層商鋪的把握越來越清楚,價格跟價值已經非常接近。更准確地說,炒這樣的商鋪,獲利不大了。
杭州樓市的炒家們一部分炒住宅、炒寫字樓去了,一部分轉向別的城市。這種趨勢在溫州客中十分明顯,黃先生就是其中的一員。
小區商鋪走勢看好
要說杭州的商鋪,樂觀一點的,也許要數小區商鋪,盡管不少開發商忽視了它。
這批依靠小區或周邊居民生存的商鋪,經營范圍有限,單價不高,總價也不是很高。采訪中,記者注意到,一些小區車庫都被用來開水果店了。探究其原因,主要是規劃設計單位往往缺乏小區商鋪的概念,造成小區內商業用房短缺。很多開發商對小區內的商鋪不是很重視,因此,在居民區相對集中的新建小區,這類商鋪的前景反倒比較看好。
廣州、深圳等地在一些面積較大的小區,規劃內置式的小型商業走廊,為小區內居民提供服務。專家認為,這種規劃方法頗值得借鑒,合理地搭配小區內商鋪,是杭州開發商應該考慮的問題,特別是一大批近年來崛起的遠郊小區。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