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此話除了極言蘇杭風景之美外,蘇杭的居住環境同樣令人向往。在商品房浪潮潮起全國的今天,在杭州購房的人越來越多,那麼,『天堂』的房到底值多少錢呢?
『搶房子就是搶錢哪』
杭州的樓市正在呈現越來越熱的狀態。無論是什麼樓盤,只要一開盤,就是一通瘋搶。因為這些搶到手的房子常常意味著迅速轉手後帶來的巨大利潤,一些人說,搶房子就是搶錢哪!
最近兩年,杭州很多區塊的樓市價格已經翻番。在一次又一次的吃驚之後,很多市民帶著善良的願望,預測說房價馬上就要降了,要降了。
可是,房價不僅沒有降,反而在去年年底越過很多人認為的『最高點』,再次一路飆昇。一些先期投資的人們已經從『頭口水』中撈了個缽滿盂滿。
這下子,很多持幣觀望的人們再也等不及了。在最近舉行的第九屆浙江省房交會上,擠滿了掏箱底兒前來購房的人們。據大會組委會統計,4天房交會共吸引了近23萬人次的參觀者,成交商品房2518套,成交金額達13.946億元。無論是人流量還是成交數、成交金額,都創下了歷屆房交會之最。有的人立即就開始賺錢了,有的人還要放長線。在股市低迷、銀行利息一降再降的今天,杭州人一下子從樓市中找到了一條賺錢的捷徑。
榜樣的力量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這樣三個『投身樓市』的成功事例,足以說明『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這句老話在杭州樓市熱中的效應。
第一個故事。1999年,溫州人餘先生在杭州城西一舉買下剛剛開盤的某樓盤的28套房子,其中10套是商鋪,18套是住宅。當時杭州的樓市還沒有熱起來,房地產開發商還需要努力去推銷而不是像現在這樣牛氣。餘先生購入這28套房子時開盤價每平方米約2700元。2001年,這個樓盤已經全部售完,完成了基本建設的小區環境優美,房價昇到每平方米近5000元。餘先生以4700元左右的價格將手上的房子放入二手房市場,立刻成為搶手貨。據估算,餘先生平均每套房子賺了20多萬元,總利潤達到五六百萬元。而這批房子的價格繼續上漲,半年之後一些戶型好的房每平方米達到6300元以上。就是說,一個從餘先生手裡買下一處100多平方米房子的人,現在再次進入二手房市場還有可能再賺20多萬元。
第二個故事。今年上半年,錢塘江邊的一個樓盤開盤了,均價每平方米達5600多元。一位張先生在兩年前已經拿到一個『號子』,開盤後挑了一套,在付了3萬元定金後還有10天要簽購房合同,到時候要付近20萬元的首期房款。張先生沒有這麼多錢,他准備將這套還不完全屬於他的房子出售,他私下進行了推銷,馬上就有人來接洽。經過一番討價還價,張先生拿到9萬元錢,購房合同簽上了新買家的名字。就這樣,張先生『紙上談兵』,將一處『空中樓閣』賣出了6萬元的利潤,投資回報率達到200%。
第三個故事。有一位比張先生有錢,又沒有餘先生這樣實力的人,1999年按揭買下一處50萬元的房子。房子完工之後,他就出租給一家裝修公司,裝修公司在剛剛落成的小區內大量新住戶中挖掘了一通金子,而這位房主也從裝修公司付的租金中解決了每個月需交付的按揭款。兩年之後,這位房主認為杭州的房價已經漲到了最高點,就出手賣掉,淨賺幾十萬元。也就是說,他只用了10萬元的首付款和從買下到竣工這段時間的按揭款,就完成了一次高回報的投資。
想象力和信心
一位資深房地產專家分析說,在很多國家,買汽車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加入世貿組織後車價在中國也會越來越便宜,但是在很多國家擁有一套住宅是一件人生大事,年輕人要想買一套房子需要很多年的艱苦奮斗。就消費的總體趨勢來說,汽車將會越來越便宜,房子將會越來越貴,這在國際范圍內都是一樣的。相對而言,目前中國的年輕人買房子還算是很輕松的。
曾經有人提出,炒樓熱是一個惡性循環,遲早有崩盤的一天。每個炒家從開盤價到實際的市場價之間分一杯羹,最後到底誰來住呢?就是說,最後到底由誰來托住已經越炒越高的樓價,一旦托不住,出現大量的空置房,勢必出現大跌,很多炒家會被套牢。這個問題實際就是問,浙江人有多少錢來住這麼貴的房子?
有業內人士提出,看樓市也要有想象力,不要被一點點漲價所嚇住,關鍵是對杭州以及浙江的經濟發展要有信心。
記者日前在杭州一個別墅區采訪時發現,這裡的別墅每一幢都在300萬元上下,幾乎已經售罄。據了解,購房者大都是30多歲的年輕人,一般都是采用按揭的方式。一位業主對記者說,他現在的實力不可能付清全部房款,但是對自己的未來很有信心。
不尚『出風頭』,喜歡『悶聲大發財』的浙江人在面對房子的時候,纔實實在在地亮出家底。所以一位經濟學家目睹在杭州舉行的房交會盛況之後感嘆地說,只有在房地產市場上,纔能看出浙江人有多富。
從『飛花滿天』到『塵埃落定』
面對樓市,很多人的心態是買漲不買跌,但是危機常常是隱藏在『紅火』之中。前些年很多地方的房地產市場已經創造了無數在泡沫裡淹死的先例。在樓市走熱時,尤其需要頭腦冷靜。去年在鄰近西湖的地方,曾經有一塊地皮拍出『天價』,當時成為杭州房地產市場熱點話題,給很多人增添信心。但是,中標者後來卻選擇了放棄。因為經過理性的估算,發現成本太高,風險太大。
杭州樓市之熱,來自『住在杭州』,同樣局限於『住在杭州』。正如一位『儒商』所說,這輩子賺了錢,就是為了在西湖邊買一套房子靜靜地讀書。大批富裕起來的浙江人把資金投入杭州樓市,最終不是讓自己買的房子進入流通,而是安定下來。如果說,京滬兩地的房價中商業屬性比較突出的話,那麼,杭州的樓市凸現的主要還是實用的居住屬性。
作為東南沿海的一個省會城市,杭州不具有很強的輻射性。它的吸引力也僅僅限於江南地區一部分。近年實施的『大杭州』戰略,把蕭山和餘杭兩地都劃入市區范圍,從佔地規模和人口總量來說,杭州已經成為長江三角洲僅次於上海的第二大都市。但是至今為止,杭州離發展成某一類『中心』還有很長的距離。無論在一手又一手的買賣過程中如何『飛花滿天』,樓市主要功能最終還是要落於本地區人的日常生活,還是要面向最大多數的普通消費者,其漲價空間還是很有限的。
此外,樓市之熱,很大程度上來自銀行低利率的支持,一旦經濟形勢有所調整,樓市投資的成本將會提高,很多人是否有實力支橕這一投資還是一個未知數。
從整體形勢來看,在大力推進城市化的戰略之下,城市人口將會不斷增加,各項建設工程陸續上馬,房地產項目還存在一定的生長空間。關鍵是無論政府、房地產商還是普通投資者,都要根據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具體特點,走謹慎、健康、有序的發展路子,避免泡沫。這樣,當『塵埃落定』的時候,呈現在這個城市中的纔會是萬家燈火。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