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不久前陳女士買了一套望京新城A5區的二手房——1998年入住、二室一廳106平方米、南向帶裝修,成交價為56萬元。當時雙方商議房價時,房主說原裝修大約花了8萬元,現折舊後就算3萬元,可事後,陳女士卻發現附近同樣一套沒裝修的房子,售價僅為51萬元,這樣算來她買的那套房裝修成本實際就達5萬元!
眼下,隨著大量裝修過的二手商品房和二手經濟適用房流入二級市場,二手房的個案性特征日益明顯,但由於是房子、裝修一起賣,像陳女士一樣,普通買家很難判別房主對裝修報價的高低。於是,『裝修費是否橕起了本已蓄滿水份的二手房價』成為許多買家關注的新話題。
在二級市場中,毛坯房方便裝修、價位相對便宜,多數消費者都比較熱衷,但二手房或多或少帶有裝修,在交易過程中,裝修費一般都會打入房價,消費者很難甄別其高低。裝修附著在房屋上,當房屋進行交易時,作為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該如何准確確定其價值,消費者購房時,又應注意些什麼呢?
8成以上二手房交易裝修成本打入房價
二手房市場房源緊缺,供需嚴重失衡,使得二級市場成為真正意義上的賣方市場,房價一直居高不下,如今當出售房屋時,越來越多的業主還不同程度地將裝修費直接打入房款,其中不乏故意混水摸魚者,類似陳女士的經歷並不鮮見。據一些房地產經紀人介紹,目前市場上約80%以上的二手房交易時不另計裝修費,入住3~4年、裝修費在10萬及以下的房屋成交價中,基本包含了裝修成本。如勁松一套入住5年以上、100平方米、中高檔裝修的房屋,成交價48萬元,而該地區同類無裝修房屋,成交價約為45萬元。從市場成交情況看,總價為50萬元左右的房屋,一般含裝修費3~5萬元;總價約20萬元的,裝修成本有幾千元。精裝修的房屋通常另算裝修費,一年內的裝修成本全計,裝修折舊不以年限來估算。已購公房由於居住年代長、簡裝居多,所含的裝修費相對較少。一些出售二手房較少、價格幅度偏大的地區,裝修費容易打入房價且不易被發覺。
裝修是評估房價的次要因素
『從理論上說,裝修費應按年限來估算,但目前以北京的法律法規這方面還是空白。』北京京城捷信房地產評估公司副總經理、國家注冊房地產估價師劉豪說,作為評估房屋價值的專業人士,評估師一般以兩個標准衡量商品價值:一是原價,二是折舊率,現在國家有關房屋裝修的折舊估算方法尚未出臺,《北京房屋估價辦法》中的有關條款僅限於拆遷改造房屋。如今市場上較多采用5年制折舊方法,最後留有20%的殘值,折舊以第一年10%、第二年20%的遞進方法估算,通常第一年就應有折舊。劉豪強調,裝修在房屋評估中居於次要地位,一般排在樓層、朝向之後,評估時除年限外還要結合磨損率、裝修水平、使用狀況等綜合考察,裝修價應與房價分別評估,7~8年前的裝修成本在評估價格時忽略不計,估算裝修價還是有規律可循的。
壓縮房價中裝修水份的辦法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二手房交易房價中出現的裝修水分主要表現在兩點:
1.原價。以普通消費者的專業水平,很難框算出一個較為准確的裝修費用,而裝修材料、裝修水平不同,其價值差距也甚遠。
2.因為二手房個案性強,決定其交易價格的主、客觀因素又很多,即使同一地區的同類房子,其毛坯房在市場的交易價格都有上下,把裝修費直接打入房價後,更是很難判斷其所包含的裝修成本。
對此,評估專家指出,消費者使用正確的方法可以擠掉這些水份。針對第一種情況,買家可以要求業主出示當時裝修的發票,或向家裝專業人士諮詢,同時評估公司能提供相關業務,通過國家規定的概預算方法推算裝修原價;多看、多聽、多問是解決第二種情況的最佳途徑,買家盡可能多參考幾個同一地區同類房屋的成交房價,這樣纔能為你中意的二手房確定一個相對合理的價格。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