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和銀行為了各自利益消極執行房地產調控政策的種種表現,輿論早有充分討論,這裡不再贅言。就貨幣政策而言,自今年2月中國開始進入負利率時期起,至今已經8個多月,寬松的貨幣政策和國際上美元貶值的大趨勢,在各領域引發共振,造成小麥、玉米、棉花、白糖等農產品和黃金、橡膠、銅、鋅等工業原料的集體大幅上漲。原來,中國房價與這些商品之間呈現出高得不合理的比價關系,可現在,隨著這些基礎商品的暴漲,中國的房價看起來已經不那麼高了,與基礎商品之間的比價正在向合理區間靠攏,換句話說,中國房地產泡沫正在被通脹所充實,破滅的風險變得越來越小了。接下來,通脹預期的增強與貨幣能量的積累很可能形成相互促進的正向循環,造成物價節節攀昇,住房作為稀缺資源,或許還會獲得更高的市場溢價,出現進一步價格上漲。在這種時候,中國房價和中國經濟的未來,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貨幣政策。如果任由通脹高漲,房價就還會漲,中國經濟的系統性風險也會成幾何級數積累;如果收緊貨幣政策,力度小了,無法消除通脹預期,力度大了,會使經濟硬著陸。也就是說,當前的貨幣政策根本就沒有兩全其美的解決方案,必須作出痛苦的取捨。相比之下,前者是飲鴆止渴的拖延戰術,矛盾集中暴發的時間雖然向後推遲了,但任由矛盾不斷積累,最後矛盾還是會暴發,而且更猛烈、破壞性更強;後者雖然在短期內會帶來痛苦的調整,使一系列積累的問題暴露出來,但它對中國經濟社會長遠健康發展是有利的,可是,現在還沒有出現這種調整的跡象。
所以,短時間內,房價不會跌,任志強會繼續正確,盡管他所講的道理大多是錯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