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北京樓市的觀望情緒正在從購買者向開發商蔓延。12日,記者統計北京房地產交易管理網的公開信息發現,從6月1日調控新政實施以來的12天中,北京房地產開發商申領房地產項目預售許可證的熱情大減。截至12日,13個公示獲批的預售項目中,僅有5個住宅項目。
這5個住宅項目分別是苹果社區、朱雀門、瑞信中心、合生國際花園、左鄰右捨、融科·橄欖城,准許銷售面積累計達18.4萬平方米。為反映樓市需求最為集中的普通住宅的供應狀況,記者在統計中剔除了經濟適用房和別墅兩類住宅項目。而5月份同期的數據是,取得預售許可證的有13個項目,其中住宅項目有6個;4月份的數據分別是14個和11個。根據階段(6月1日至12日)數據顯示,本市4月份至6月份獲得預售許可證的住宅數量呈現遞減狀態。其中5月累積達21.9萬平方米,4月為44.9萬平方米。
開發商消極領證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針對此前市建委出臺的『取得預售許可證三天內必須開盤』的新政。北京市房地產信息網負責人雷華表示,雖然政府有要求,但如果開發商不申請預售許可,就有充足的理由不開盤銷售,而政府目前對這種行為並無監管措施。
有開發商也表示,在北京細則尚不明朗的情況下公司不會貿然開盤。該負責人透露,旗下原有項目定在6月之前開盤,但是開盤日期已經推後,等落實細則出臺後,看相應規劃是否需要調整。
此前有報道稱,受新政影響,有京城開發商由『捂盤』轉為『吐盤』,依據是5月29日至6月11日本市住宅期房簽約套數的變化。以6月5日為界,之前每日的平均簽約量約434套;6月5日以後平均日簽約為586套,同比增長幅度均達到35%。對此,有開發商解釋,這一短期的變化僅僅是成交量的增加,不能反映供應量的增加,簽約成交量的增加多數是由於開發商集中購房者進行網簽所致。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