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2006年第一季度,全國許多城市房價一路飄紅,北京、深圳、廣州等地更是出現狂漲態勢。與此同時,一個抱怨房價高漲的新名詞——『房奴』在網上日漸流行。許多購房者認為,宏觀調控成績雖然不小,但房價與普通百姓的期望還有差距。
調控政策屢遭突破
針對國家推出『組合拳』調控房地產市場,而房價漲幅依然走高的態勢,不少專家認為,關鍵在於國家的調控政策在一些地方沒有真正執行到位。
上海房地產界獨立評論人士顧海波認為,政府有關方面對房地產市場的調控主要涉及抑制投資、遏制投機、收緊地根、把好銀根四大方面。然而,在過去的一年時間裡,這些措施屢屢被突破。
收緊地根。收緊地根在去年成了房地產開發商『地荒論』的重要借口。北京房地產商放出『地荒論』,似乎土地控制反而成為房價上漲的重大動因。對此,建設部有關人士予以了嚴厲駁斥,但與此同時,地產商『捂盤』『囤地』的行為卻在各地開始出現。
把好銀根。央行在2005年3月曾經出臺決定調整商業銀行住房信貸政策,建議房價上漲過快的城市或地區,個人住房貸款最低首付款比例由20%提高到30%。但這個政策在實行不久後,就在長三角這個調控重點區域遭遇突破。
抑制投資、遏制投機。隨著有些地方政府出招『買房給戶口』等『托市』行為,使抑制投資、遏制投機政策大打折扣。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