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央行最新出臺的房貸新政策,在『樓市熱土』杭州產生了一定的影響,有人叫好,有人批評,更多人認為要等待下一步的實施細則,『再等等,再看看』。
消費者:有人歡迎有人疑惑
浙江省第10屆房交會6月19日在杭州舉行。經歷了年初『泡沫』大討論和非典的考驗,再加上房貸緊縮,杭州樓市會降溫嗎?
據組委會統計,有13萬人參加了首日的會展,共成交893套房子,成交面積、成交金額等指標均為歷屆房交會首日之最。當地媒體用『13萬人擠爆現場,恐漲心理彌漫房交會』來形容這一『牛氣衝天』的盛況。
有消息表明,央行政策出臺後,一些房產公司售樓部更加熱鬧。杭州近郊的一些別墅項目價格上漲,購買者依舊排著長隊。
杭州一中介機構『省直房產』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從最近一段時間的成交情況看,市場依然呈現求大於供的局面,二手房成交價沒有前幾年那樣猛漲,但還是在緩慢地持續走高。
有人認為央行的政策體現出國家的導向,意味著對房價高漲幅的否定,遭受打擊的樓市應該走低。家住西溪路的陳容說,杭州的樓市早就不正常了,央行政策一旦實施,投資客和開發商都會面臨資金壓力,不得不低價拋售,這就會拉低房價,我們低收入者有機會住上好房子了。
也有相當多的人對此信息表現漠然。記者在房交會上拉住一張姓消費者,詢問對央行新政策的看法。他說,有關政策能不能拉低房價實在難說,在過去幾年中,每次風吹草動大家都說房價『要跌了』,但杭州的房價一直在漲。這次的政策,誰知道是不是又一次『狼來了』?
開發商:是打擊還是機遇?
受央行新政策影響最直接的是開發商。杭州各開發商在面對這一消息時,心態復雜。
武漢市浙金都房地產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卞濤說,這是一個短期不利、長期利好的消息,開發步伐將放慢,但會更加穩健。他相信,那些靠所謂的『資金運作』,到處圈錢,『跳躍式發展』的企業,將會沒有生存基礎;而踏踏實實做好自己的產品,一步一步走路的企業,可能發展慢一些,但最終會成為市場的長青樹。
宋都房產副總經理王益平對政策作了自己的分析:主體結構封頂再貸款,意味著可能有不少樓盤到現房纔發售,對老百姓是一件好事。由於開發成本增加,開發商根據市場供求關系,可能會提高房價,也可能降低利潤率。最大的打擊是對小企業的,新政策考驗資金實力,作為資金密集型企業,房地產的准入『門檻』將會提高,一批沒有實力、完全靠貸款過日子的小開發商會被『洗掉』,剩下有資金、品牌優勢和較強負責能力的大企業。這對房產業的健康發展是有好處的。
此外,他認為,資金的緊縮,意味著過去可以做多個樓盤的資金,現在就只能做一個,這對很多企業的發展會產生很大影響。杭州不少企業經過前幾年的發展,已擁有一定的積累,到了向外擴張的階段,對他們來說是一個打擊。他認為,暫時停下腳步作點調整未必是一件壞事,但也可能因此失去了發展的契機。
有消息說,有的樓盤已經在考慮『惜售』。部分開發商考慮到以後的樓盤開發周期變長,在新舊交替期間會有一個市場空檔出現,可能會囤積本可發售的樓盤,待機入市,以獲得更好的漲價空間。
通和置業市場開發部總經理黃海波評價說,新政策是『窮人政策』和『懶漢政策』。他認為,商品房本來就是給有經濟實力的人准備的,新政策的出發點還是把它當成大眾化產品。這是平均主義的眼光。投資求富是社會財富發展的原始欲望,不應抑制。他表示,關鍵還是要『尊重市場』。
據了解,杭州不少原本想在長三角地區擴張的房產商,現在紛紛表示只能守守家業,發展與否要看『天時地利』。
杭州樓市的火爆吸引了很多『外行』企業進入,它們往往擁有很強的資金實力。據悉,近段時期,已經有一些小開發商嘗試走與『實力派』合作開發的路子。
土地儲備中心:考慮新的資金渠道
杭州市土地儲備中心主任趙春說,央行新政策對規范銀行貸款具有積極作用,土地儲備機構只能采取抵押貸款的規定對杭州影響不大,對某些地區來說卻幾乎是致命的。杭州是全國最早建立土地儲備機構的城市,已經擁有大批土地權證,可以做到抵押貸款。但是,那些剛剛建立土地儲備機構的城市,就會面臨『需要貸款纔能買下土地獲得權證,但貸款又首先要求拿權證來抵押』的尷尬境地,最終導致土地儲備制度難以建立,從而影響土地公開招投標拍賣。
他認為,只要政府用土地儲備制度壟斷土地,就不會有任何市場風險,完全可以實行信譽貸款。銀行要做的事,不是出臺這樣的『一刀切』規定,而是根據每個城市的具體情況,認真審查該地是否實行了政府對土地一級市場的壟斷。
他表示,杭州已在考慮制度創新,通過發行土地債券等手段,開闢新融資渠道,逐步減少銀行資金。
新政策還需市場檢驗
政策的出臺也有一個在實踐中進一步檢驗的過程,符合市場規律的將會得到發揚,與市場脫節的最終會被廢棄或邊緣化。許多被采訪對象說,央行的政策『落地』後能在多大程度上被實現,還要看各地市場的實際情況。比如說關於『高檔房『的界定、個人購房信息采集等,都有很大的操作難度。
有關人士指出,關於『不能墊資施工』,在計劃經濟年代曾多次作出嚴格的規定,但這一現象從來沒有消失過。浙江省副省長陳加元近日說,浙江樓市的銀行金融風險極低,壞賬率僅為1.5%,遠低於全國平均數;銀行房貸資金的回報率要比其他行業高3個百分點。按照目前的狀況,杭州各銀行房地產貸款質量優良。商業銀行怎樣應對即將來臨的『開發商和消費者貸款大量減少』的局面?銀行會不會為避風險而乾脆超然於房地產市場之外?有人預計,這一新政策不僅帶來房地產業的『洗牌』,也會影響銀行業的經營與發展。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