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日本國土交通廳最近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03年1月,日本全國平均住宅用地比上年同期下降5.8%,商業用地下降8%,均連續12年下跌。由於房地產價格暴跌,竣工已經10年的大量別墅未能售出而導致無力償還銀行的巨額貸款,日本九州地區最大的主題公園『豪斯登堡』最近申請《公司更生法》(破產保護法)保護,實際上正式宣布了這家以荷蘭風情為特色,集休閑旅游、文化娛樂和高級別墅為一體,在日本具有代表性的主題公園。
『豪斯登堡』在日本泡沫經濟高峰時期建設,於泡沫剛剛破滅的1992年2月開業。由於這種綜合性旅游設施的實質是房地產開發,所以它是日本典型的房地產泡沫產物。經營該主題公園的公司從銀行借貸了2000多億日元購買土地,進行包括高級別墅在內的土地開發。
然而,『豪斯登堡』生不逢時,剛剛建成開業就遇上了泡沫經濟破滅,不僅大量的高級別墅未能售出,而且來這裡旅游渡假的游客也逐年減少。據了解,賣出去的別墅還不到1/5,房地產泡沫時期每棟價值幾億日元的高檔別墅,現在賣1億日元都無人問津。
20世紀80年代後期,日本經濟擺脫了『石油危機』的影響後,開始快速回昇,生產和需求十分旺盛,出現了歷史上少有的繁榮。這個時期,日本出現了大量的剩餘資金。日本央行為了刺激經濟的持續發展,采取了非常寬松的金融政策,大量剩餘資金不斷流入股市和房地產市場,出現房地產商、建築公司甚至一些中小企業都利用土地擔保向銀行貸款,再購買土地進行房地產開發,致使股票和房地產價格暴漲。日本金融機構認為有房地產擔保的借貸是一項賺錢的買賣,紛紛給房地產公司和建築公司發放貸款,形成了房地產不斷昇值和信貸規模不斷擴大的惡性循環。
據日本國土廳公布的調查統計數據,1985年,東京都的商業用地價格指數為120.1(1980年為100),但到了1988年就暴漲到了334.2,在短短的3年間暴漲了近2倍,日本經濟從此埋下了10多年還未能了結的禍根。1990年,僅東京都的地價就相當於美國全國的土地價格,制造了世界上空前的房地產泡沫。
1991年,日本股價和房地產價格同時開始暴跌。據日本國土交通省公布的調查數據,截至2002年7月1日,日本的土地價格已經連續11年下跌,東京、大阪和名古屋三大城市的土地價格已經連續12年下跌。全國土地的平均價格已經低於泡沫經濟發生前的1983年。東京部分地區的商業和辦公用房及其地價只有最高時期的1/4,住宅及其用地也只有1990年的40%。泡沫留下了嚴重的後遺癥,導致日本經濟10多年來一蹶不振。
房地產價格的暴跌重創了日本金融業,是造成日本經濟衰退的『罪魁禍首』。許多房地產商和建築公司的投資血本無歸,根本無力償還銀行的貸款,不得不宣布破產。據統計,在日本的破產企業中,房地產商和建築公司的比例最大,僅2000年,日本包括房地產商在內的建築行業就有6000多家公司破產,佔當年全部破產企業的33.6%。除房地產商和建築公司之外,日本幾乎所有的大企業都不同程度地介入了房地產行業,一些涉足房地產業較深的大企業因此紛紛倒閉。2002年,日本有28家上市公司倒閉,創戰後上市企業倒閉的最高記錄,其中有1/3以上都涉足了房地產業。
日本房地產泡沫雖然已經破滅了10多年,但其負面影響依然十分嚴重,至今還制約著日本經濟的健康發展。房地產公司在向銀行貸款時雖然基本上都有房地產作擔保,但隨著土地價格的不斷下跌,擔保的價值日益下降,致使日本金融機構的不良債權大幅增長。從1995年以來,日本全國的金融機構雖然已經利用營業利潤或者房地產、股票等資產處理了約50萬億日元的壞帳,但不良債權的餘額不僅沒有減少,反而越來越多。據日本金融廳發表的統計數據,截至2002年3月底,日本全國金融機構的不良債權餘額仍有52.4萬億日元,比上年同期增長9.5萬日元,連續兩年增加。
不良債權增加導致金融機構抗風險能力低下。目前,日本13家大型銀行的平均資本充足率已經降至8%,為國際清算銀行規定的下限。國際著名的企業信用評級機構不斷降低日本金融機構的信用等級,導致其在國際金融市場的籌資難度加大,成本提高。另一方面。金融機構為了減少不良債權的發生,不得不提高貸款門檻,縮小了信貸規模,使得日本央行放松銀根的政策不能產生效果,許多企業因得不到生產所需資金被迫破產。
日本大型金融機構曾計劃在2002年度(2002年4月至2003年3月)處理不良債權2.5萬億日元,但隨著日本政府加快不良債權處理政策的實施,金融機構必須處理的壞帳數額遠遠高於當初的預測。瑞穗金融集團已經修改計劃,將需要處理的不良債權總額上昇到了1萬億日元。為此,瑞穗金融集團出現近2萬億日元的赤字,進一步增大了財務壓力。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