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近幾年,房地產開發投資總體上呈現理性、健康的發展態勢。但是,目前部分地區投資增幅過大、土地供應過量、價格上漲過快,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過熱』、『虛熱』和結構性問題,存在較嚴重的市場風險。
在日前召開的全國住宅與房地產工作會議上,建設部副部長劉志峰對目前房地產市場情況進行上述分析。
目前房地產市場虛熱的主要表現是,部分城市不顧當地經濟發展水平和實際需要,盲目攀比,搞勞民傷財的所謂『形象工程』、『政績工程』,有的貧困縣建設了6萬平方米的大廣場;有的城市不顧市場需求,熱衷於建設商業步行街,造成大量商業用房空置。
部分地區規劃和土地供應失控,導致投資增幅過大,土地供應過量,攤子鋪得太大,存在潛在的市場風險。據統計,去年1至11月,有7個省市房地產開發投資增幅超過40%;有8個省市新開工面積增幅超過40%;個別省市房地產開發新購土地投資同比增長150%。主要原因是有的城市將規劃、土地管理權限下放到開發區、大學城、科技園區和旅游度假區等,導致多頭供地。
有些地區不能有效調控市場,房地產價格上漲過快。近幾年,我國城市土地價格保持持續高增長,去年個別城市一些區位的地價上漲了1倍以上。有的城市商品房平均銷售價格連續幾年大幅上漲,遠遠高於同期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有的住宅項目一兩年時間內價格成倍增長,引發『炒樓花』、『炒認購號』等投機行為,抬高了房價和地價,誤導了房地產投資,導致不同程度的『過熱』。
部分地區住房供求結構失衡,空置量增加。有的城市片面強調以地生財,減少甚至取消經濟適用住房建設,房價上漲過快,中低收入家庭難以入市買房。有的開發企業為追求高額利潤,盲目上大戶型、高層、高檔項目,超越居民支付能力,造成大戶型、高檔公寓嚴重積壓。
個別地區背離國情建設『豪宅』。一些房地產項目的單棟住宅佔地幾十畝、幾百畝;單棟住宅標價上千萬元,甚至近億元。嚴重背離國情,浪費土地資源。
少數地區經濟存在對房地產開發的依賴性風險。目前,相當一部分城市的房地產開發投資佔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達到30%左右,個別城市甚至接近60%,造成城市經濟對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長過分依賴。
針對這種情況,建設部將抓住主要環節,盡快完善調控體系。強化土地供應管理。對商品房空置總量較大,空置比例增長過快的城市,要嚴格控制新批項目用地;對房價居高不下的地區,要增加經濟適用住房建設用地的供應。
中國人民銀行強化金融的間接調控作用,已下發有關通知要求商業銀行對未取得土地使用權證書、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和施工許可證的項目,不得發放任何形式貸款;對個人住房貸款,要求多層主體結構封頂、高層完成主體結構的2/3,個人首付款不低於20%,對於防范房地產金融風險起到了積極作用,要嚴格執行。
建設部強化銷售環節的管理,出臺了《商品房銷售管理辦法》,對返本銷售、售後包租等行為予以嚴格禁止。廣東、上海等省市將商品房預售條件提高到多層主體結構封頂、高層完成主體結構的2/3。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