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房價牽動著深圳樓市最敏感的神經,2003年深圳房價是昇是降尤為外界關注。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社會各界對房價的態度相當有意思:有關報告指深圳房價收入比處於歷史最低水平;專門編制房價指數的政府研究機構向記者獨家透露,2002年豪宅成交比例不大,今年高檔物業房價有點懸;地產商則表示競爭壓力大,不敢輕易漲價;而在市民方面,不少人認為目前房價還是高了點。
房價收入比為歷史最低水平
記者從深圳市規劃國土局獲取的一份最新報告指出,在1995年之前,房地產價格呈上昇趨勢,但到1998年,房價趨穩。按2001年3月至2002年10月的統計數據,全市住宅的平均價格為每平方米5295元,其中,特區內平均房價每平方米6514元,寶安區平均房價每平方米3542元,龍崗區平均房價每平方米3482元,房價處於合理水平。
報告稱,目前深圳房價收入比處於歷史最低水平。深圳經濟持續快速增長,人均收入穩步增加,1995年至2001年間,家庭年均收入從4.71萬元提高到8.43萬元,恩格爾系數從39.9%下降到27.1%,而房價則下調了14%,房價收入比更降至約5.5倍的歷史最低水平,已在國際公認的4到6倍的合理范圍內。
從購房者構成來看,近幾年深圳市均以個人購房為主,以改善居住質量為目的,2001年個人購房比例為85%,絕大多數用於自住。房地產炒作現象不明顯,購房者比較成熟和理性。
今年豪宅房價有下調空間?
由深圳市規劃國土局成立的深房地指數工作辦公室,專門負責深圳各種房價指數的編制,其數據來源和發布均具有權威性。昨天,該辦公室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從他們掌握的情況看,深圳2002年房價基本上是穩中有昇,但值得注意的是高檔物業的成交量並不大。
據該負責人介紹,2002年第四季度房地產指數仍在修正,准備在月底公布。總的來說,2002年深圳全市新房和辦公用房價格是微昇,二手房和商業用房則基本與2001年持平。其中,羅湖房價變化不大,辦公用房售價則呈下降趨勢;福田房價昇幅比較大,辦公用房昇幅最明顯;南山則是商業用房上揚,其他基本持平;鹽田新房房價微昇。
該負責人透露,2002年成交單位價位主要在每平方米4000元到6000元之間,每平方米7000元以上的物業所佔比例不大,而2002年號稱是深圳『豪宅年』,豪宅供應量大。因此,預計這些物業的價位在市場壓力下,今年可能出現不同程度的下調,或變相降價。
有資料顯示,深圳每年銷售的豪宅總量平均在50萬至80萬平方米之間,豪宅市場的消化佔到全年銷售總量的13%至16%。據推斷,2002年的豪宅消化面積在80萬至100萬平方米之間,而目前市場的供應量遠遠超過了這個數字。從目前市場情況看,價格適中的房子都很快銷售出去,空置的往往是價格高的單位。
地產商:不敢輕易漲價
對於今年房價趨勢,記者接觸到的地產商口徑相當一致:深圳房價將保持穩定,尤其2003年深圳將嚴格控制土地供應,對目前房價有支橕作用。但這些地產商同時也坦言,由於目前樓市供應量大,競爭激烈,他們銷售壓力都相當大。『不敢喊「漲」,能盡快以現在的價位賣出去就不錯了。』南山某地產商對記者說。
剛從某公司離職的何姓銷售總監卻不以為然。他說,深圳樓盤目前已經進入『個盤時代』,即外界因素對樓盤銷售影響越來越小,而樓盤自身素質成制勝關鍵。『雖然我原來負責的樓盤所在片區供應量集中,競爭壓力大,但樓盤還是「低開高走」,越賣越高,原因很簡單:樓盤自身做得相當優秀,而且價格合理。』
何先生表示,沒有賣不出去的房子,只有賣不出的價格。真正面臨降價壓力的,往往是那些不注意市場調研,產品定位不准,雷同或無特色,成本沒有控制好的樓盤。『不過,現在土地拍賣價格越來越高,雖然這些樓盤在未來2到3年內纔進入市場,但可以預見屆時的樓價肯定低不了。』
記者發現,從去年年底開始,深圳有不少地產商就開始大派『利市』,購房送裝修、家私電器等此起彼伏。最令人咋舌的是布吉一樓盤:『買房即送3萬元現金。』在這些變相降價之風的背後,多少折射出地產商的銷售壓力增大。
市民:房價還是有點高
通過置業論壇,記者做了一個小范圍的隨機采訪。回記者帖子的網友有9位,其中有4人認為深圳房價太高,目前不打算買房,有4人表示還可以承受,但有點吃力,希望能再降點,有1人則認為房價並不高。對於2003年房價趨勢,有5人認為穩中有昇,有2人認為房價則微跌,有2人認為房價尤其豪宅價格將大跌。
一位『我是湖南』的網友的話很有意思:買房前我祈禱房價能降個兩千三千,現在買房後,我希望房價能上漲,可以轉手賣掉賺一筆。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