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本次調查分為購房需求情況調查,對成都地區樓盤和售樓環境的評價,購房者個人情況三個方面共30個問題,填寫問卷的包括各種年齡層次和各種收入檔次的消費者,這些被調查者均認真地填寫了問卷。對回收的數千份問卷整理後我們發現,目前成都樓市消費呈現出不少新特點。在此,我們希望這份成都購房調查報告能夠給廣大開發商一些參考。
特點一:中低收入群加入買房行列
本次調查顯示,目前已有更多的中低收入群體加入買家行列。有22%的人表示能夠承受的總房價為20-30萬元,46%的人表示承受能力在12-20萬元之間,這些人的家庭月收入大多集中於2200-4000元,佔到被調查人數的52%,基本上屬於中低收入群體。由此可見,國家住房金融政策的大力支持和老百姓住房消費意識的轉變,使得越來越多的人有想法、有能力購買商品房。
年齡在25至35歲的青年人成為了購房的絕對主力,佔被調查人數的一半以上,他們中的大多數人為第一次置業。此外,36至45歲的佔19%,46至55歲的佔17%。
在對購房者的職業性質和職務的調查中發現,國企人員所佔比例最高達到31%。這部分人群中的大多數擁有國家分配的房改房,想將其出售或出租,並為更新換代購置商品房。外企、合資性質企業人員所佔比例為28%,民營企業人員比例與其相當,這表明,外企、合資性質的企業薪金水平和住房福利體系領先於其他性質的企業,同時也證實了民營、私營、合作經營企業對於拉動國民經濟增長所起到的作用在與日俱增,大有與外企一爭高低的氣勢。在這些購房者中,公司或企業的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佔總調查人數的44%。
特點二:住在近郊漸成購房熱點
本次調查結果顯示,成都市區(三環路與內環線之間)的西部和南部區域內的住房最受偏愛。三環路與內環線之間這一區域住房的被選率達到65%,其餘依次是郊區(三環路以外)、市中心(內環線以內)。有72%的購房者選擇西部和南部區域,其次是東部,最不被看好的是北部地區,被選率僅為7%。一個區域房地產市場的繁榮、昌盛,有賴於這個區域內經濟的快速發展,成都的西部和南部區域擁有濃厚的商務氛圍和完善的生活配套設施,成為較早開發高檔社區的區域,從而樹立了該區域在購房者心目中的首選地位。有36%的購房者表示在購房時首先考慮地理位置,然後纔考慮其它因素,這種選擇結果恰恰證實了房地產的規律之一:『位置、位置、還是位置』。
此外,城郊在人們心目中也正在悄悄地發生著變化。在調查中發現,目前最為青睞的區域已經不再是市中區,有20%的人願意在三環路以外的近郊購房。產生這一結果的最主要原因是,商業核心區的形成使得城市的核心工作區域外移。另外,三環以外比較便宜的地價,可以使開發商有足夠的利潤空間打造高品質住宅,以滿足人們對住宅舒適性的較高要求。
大多數購房者選擇住房在90-120平方米范圍內。被調查者中有56%的購房者為三口之家,在房屋套型的選擇上以普通戶型和躍層式住宅居多,二者所佔比例為68%,並以多層和小高層住宅為首選目標。
環境、配套設施、教育條件等因素對購房起著決定性作用,而其中尤以綠化環境對購房人的影響最大,被選率達到了49%。城市人口密度的加大和污染的加劇,使得舒適、清新的生活環境來之不易,這也是目前市場上位於近郊的低密度住宅俏銷的原因之一。相對而言,城區內商品房因建築密度大、綠化較少,社區的生活環境則顯得更加至關重要。
開發商售房處和住房展覽會是大多數購房者的首選購房場所,報紙廣告和房展會是購房者的主要信息來源渠道。相比之下,中介公司因信譽等諸多問題受到廣大購房者的冷遇,房產網站在信息傳播和售房上尚無優勢可言。
在對購房決策時間的選擇上,買房者中有40%的人打算在一年內購置新的商品房,打算在2年購房的人有20%。在宏觀經濟形式趨好的情況下,人們對房地產市場的預期前景抱樂觀態度,消費信心十足,但同時房地產的大額投資、市場秩序的有待規范和置業經歷也使大多數買家會慎之又慎,三思而後行。調查結果:
(一)購房需求情況
1.購房時間A、打算在1年之內購房的有244人,佔40%;B、打算在2年之內購房的有178人,佔29%;C、打算在3個月之內購房的有71人,佔12%;D、打算在6個月之內購房的有67人,佔11%;E、尚無明確購房意向的有45人,佔8%。
2.購房目的A、為了居住的有513人,佔85%;B、為了置業投資的有54人,佔9%;C、為了經營使用的有26人,佔4%;D、其他用途的有12人,佔2%。
3.購房的類型:A、選擇小高層類住房的有236人,佔39%;B、選擇多層類住房的有156人,佔26%;C、選擇板式多層類住房的有88人,佔15%;D、選擇高層類住房的有83人,佔14%;E、選擇別墅的有42人,佔6%。
4.購房的戶型:A、選擇普通戶型的有231人,佔38%;B、選擇躍層戶型的有180人,佔30%;C、選擇小戶型的有84人,佔14%;D、選擇復式戶型的有64人,佔11%;E、選擇獨棟別墅的有32人,佔5%;F、選擇連體別墅的有14人,佔2%。
5.購房的面積:A、選擇90-120m2的人有243人,佔40%;B、選擇60-90m2的人有162人,佔27%;C、選擇120-150m2的人有96人,佔16%;D、選擇60m2以下的有51人,佔8%;E、選擇150-180m2的有40人,佔7%;F、選擇180m2以上的有13人,佔2%。
6.購房區域A、選擇在市區(三環路和內環線之間)購房的有392人,佔65%。其中有37%的人選擇在西門購房,有35%的人選擇在南門購房,有21%的人選擇在東門購房,有7%的人選擇在北門購房。
B、選擇在郊區(三環路以外)購房的有123人,佔20%。其中有37%的人選擇在城西購房,有36%的人選擇在城南購房,有22%的人選擇在城東購房,有5%的人選擇在城北購房。
C、選擇在市中心(內環線以內)購房的有90人,佔15%。
7.購房價格A、表示能夠承受的最高購房價格為12-20萬元的有281人,佔46%;B、表示能夠承受的最高購房價格為20-30萬元的有135人,佔22%;C、表示能夠承受的最高購房價格為12萬元以下的有117人,佔19%;D、表示能夠承受的最高購房價格為30-40萬元的有45人,佔7%;E、表示能夠承受的最高購房價格為40-50萬元的有16人,佔3%;F、表示能夠承受的最高購房價格為50萬元以上的有11人,佔2%。
8.購房付款方式、A、選擇分期付款的有233人,佔39%;B、選擇銀行按揭的有219人,佔36%;C、選擇一次性付款的有153人,佔25%。
9.購房裝修A、認為室內空間的利用和再塑裝修最重要的有211人,佔35%;B、認為室內空間的美化裝修最重要的有159人,佔26%;C、認為以提高住宅物理性能為目的的裝修最重要的有148人,佔24%;D、認為結構和設備的隱蔽裝修最重要的有84人,佔14%。
10.社區配套A、認為綠化程度最重要的有294人,佔49%;B、認為幼兒園/學校最重要的有112人,佔19%;C、認為便捷的購物場所最重要的有87人,佔14%;D、認為醫院最重要的有57人,佔9%;E、認為泊車位最重要的有29人,佔5%;F、認為公共活動/健身/餐飲場所最重要的有26人,佔4%。
11.物業管理A、認為保安最重要的有350人,58%;B、認為保修最重要的有129人,佔21%;C、認為保潔最重要的有126人,佔21%。
12.購房時考慮的主要因素A、選擇首先考慮房屋地理位置的人有219人,佔36%;B、選擇首先考慮房屋質量的人有196人,佔32%;C、選擇首先考慮房屋價格的人有150人,佔25%;D、選擇首先考慮其他方面(周邊環境、面積、信譽等)的有40人,佔7%。
13.住房的信息智能化設施A、認為對購房有吸引力的有342人,佔57%;B、認為對購房較有吸引力的有157人,佔26%;C、認為無所謂的有100人,佔17%;D、認為沒有吸引力的有6人,佔1%。
14、關於生態住宅、節能住宅、健康住宅A、表示聽說過的有298人,佔49%;B、表示沒說過的有175人,佔29%;C、表示比較了解的有132人,佔22%。
(二)對成都地區樓盤和售樓環境的評價
1.成都信譽較好、值得信任的開發商(按得票數排前三名)
成都置信實業有限公司393票;四川朝陽房地產開發有限責任公司80票;萬科集團成都公司75票。2.成都地區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樓盤(按得票數排前三名)
置信麗都花園255票;河濱印象203票;成都花園60票。3.主要的房地產信息來源渠道(按得票數排列)
報紙廣告393票;房展會361票;電視廣告282票;售樓人員介紹144票;朋友介紹138票;戶外廣告100票;傳單97票;房產網站79票。4.參觀房展會的主要目的為了收集信息的有494人,佔82%;為了現場購房的有111人,佔18%。
5.購房場所的方便程度(按得票數排序)開發商售房處243票;房展會224票;中介經紀公司26票;房產網站24票。
(三)被調查者個人資料
1.性別:男性371人,佔61%,女性234人,佔39%。
2.年齡:A、25-35歲的有349人,佔58%;B、36-45歲的有114人,佔19%;C、46-55歲的有100人,佔17%;D、55歲以上的有42人,佔6%。
3.婚姻狀況已婚的有394人,佔65%;未婚的有211人,佔35%。
4.家庭人口A、家庭人口有3人的有338人,佔56%;B、家庭人口有2人的有109人,佔18%;C、家庭人口有4人的有65人,佔11%;D、獨居的有59人,佔10%;E、家庭人口有5人或5人以上的有34人,佔6%。
5.個人月收入A、700元以下的有39人,佔6%;B、700-1500元的有298人,佔49%;C、1500-2500元的有171人,佔28%;D、2500-3500元的有63人,佔10%;E、3500-5000元的有23人,佔4%;F、5000元以上的有11人,佔2%。
6.家庭月收入A.1200元以下的有45人,佔7%;B.1200-2200元的有152人,佔25%;C.2200-4000元的有313人,佔52%;D.4000-6000元的有53人,佔9%;E.6000-8000元的有25人,佔4%;F.8000-12000元和12000元以上的有17人,佔3%。
7.職業A、從事企業管理和技術職業的有267人,佔44%;B、從事科研/醫生/教師/軍官職業的有157人,佔26%;C、從事個體/自由職業的有108人,佔18%;D、公務員有73人,佔12%。
8、供職單位性質A、在國企工作的有190人,佔31%;B、在外企工作的有170人,佔28%;C、在民營企業工作的有164人,佔27%;D、在其他性質企業工作的有81人,佔13%。
根據我們對所調查得到的數據進行的分析,得出了如下結論:
1,從購房時間上看,反映的情況是打算在1年之內購房的有244人,佔40%多;打算在2年內購房的有178人,佔29%;這反映了房地產交易行為需要長時間的接觸,溝通,最終纔能達成交易。這也側面的反映了消費者對房地產商持有一種冷淡的心理,他們需要較長的時間來觀察房地產商的實力,來考察房地產的各種優惠政策。而不是像我們房地產商所希望的那樣,只要我把優惠條件一擺,號子一喊,肯定會能吸引來大量的購房者。在這個過程中,最能磨練房地產商的耐性。
2,從購房目的來看,為了居住的有513人,佔85%;為了置業投資的有54人,佔9%。可見,成都的購房者還缺乏投資意識,需要進一步引導。我們可以得出這樣一條結論,成都人的居住條件還有待於進一步改善,成都市仍然需要在提高居民的綜合素質方面下大功夫。引導百姓進行投資,理性消費,對社會來說仍然是任重而道遠。而在像北京,上海這樣的大都市裡,同樣的問題,肯定會有不同的調查結果。
3,從購房類型和戶型方面,我們可以看出,小戶型住房並沒有像北京,上海那那樣熱銷,成為消費者選擇的主流。大部分被調查者選擇了普通戶型和躍層戶型。這說明了普通住房仍然在老百姓的心目中佔有一席之地。而別墅,很多人出於價格方面的考慮,覺得難以承受。在購房面積方面,選擇90~120平米的有243人,佔40%之多,這樣的面積最適合於一家四口或一家三口的家庭居住,可見,成都市仍然還有著傳統的觀念,一家人能夠和睦相處,夫妻團聚,合家歡樂,仍然是成都人追求的夢想。
4,從購房區域上來看,選擇在市區(三環路以內)的有392人,佔65%;這一點可以充分證明成都人的群居行為,成都人喜歡湊熱鬧,喜歡熱鬧的地方,而不喜歡孤獨,不喜歡一個人居住。這也同樣反映了成都市仍然是一個傳統的大都市。當然,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人選擇了在市中心購房,可能是與房價等因素有關。
5,從購房價格方面,表示能夠承受的最高購房價格為12~20萬元的有281人,佔46%;表示能夠承受最高購房價格為20~30萬元的有135人,佔22%。這也反映了成都市平均收入較低,承受能力有限的特點。
所有這些,都側面的反映了成都仍然是一個傳統的都市,距現代化大都市的要求還有一點差距。這也可以說明,購房行為是十分成熟的購買行為。購房者需要長時間觀察和了解房地產市的行情,綜合各個方面的因素,然後纔能做出決策。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