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為了適時收集消費者的購房意向,把握消費市場的真實情況,為房地產開發商及其相關企業進行開發和營銷決策提供參考依據,成都日報與中國國際住宅產業產品展覽會組委會、成都川展信息發展有限公司等單位合作,在住展會期間進行了為時五天的現場隨機問卷調查,共訪問消費者10000餘人,回收調查樣本2000餘份。根據統計分析,當前成都房地產消費市場主要呈現三個重要趨勢。
中青年成為購房主力中低收入群加入買家行列
調查顯示,年齡在25-35歲的青年人佔據了購房的絕對主力,佔被調查人數的一半以上,他們中的大多數人為第一次置業。在對購房者的職業性質和職務的調查中發現,國企人員所佔比例最高,達被調查總人數的31%。這主要是因為這部分人群中的大多數擁有國家分配的房改房,有將其出售或出租從而新置商品房的強烈願望。外企、合資性質企業人員所佔比例為28%,民營性質企業人員比例與其相當,這表明:外企、合資性質的企業薪金水平和住房福利體系領先於其它性質的企業,同時也證實了民營、私營、合作經營企業對於拉動國民經濟的增長所起到的促進作用在與日俱增,大有與外資企業一爭高低的氣勢。在這些購房者中,公司或企業的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佔總調查人數的44%。國家住房金融政策的大力支持和老百姓住房消費意識的轉變,使得越來越多的人有想法、有能力購買商品房。在本次調查中,中低收入群體加入買家行列的比例在加大,有46%的人表示能夠承受的總房價為20—30萬元,22%的人表示承受能力在12—20萬元之間,其家庭月收入大多集中於2200—4000元,佔到被調查人數的52%,基本上屬於中低收入群體。
環境、配套、教育是要素城西城南受購房者偏愛
三環路與內環線之間的城西和城南區域仍然受到購房者的偏愛,這一區域住房的被選率達到65%。其餘依次是郊區(三環路以外)、市中心(內環線以內)。有72%的購房者選擇城西和城南區域,其次是城東,最不被看好的是城北地區,被選率僅7%。有36%的購房者表示在購房時會首先考慮地理位置,然後纔考慮其它因素,這種選擇結果再次證實了區位對於房地產的重要性。此外, 環線的概念在人們心目中也正在悄悄地發生著變化。在調查中發現,目前最為青睞的區域已經不再是市中區,有20%的人願意在三環路以外的近郊購房。產生這一結果的最主要原因是周邊商業核心區的形成,使得城市的核心工作區域外移。另外,三環路以外比較便宜的地價,可以使開發商有足夠的利潤空間打造高品質住宅,可以滿足人們對住宅舒適性的較高要求。面積在90—120平方米的住房最受歡迎。在對購房居住情況的調查中,有56%的購房者為三口之家,對於房屋套型的選擇以普通戶型和躍層式住宅居多,二者所佔比例共為68%,並以多層和小高層住宅為首選目標。環境、配套設施、教育條件等因素對購房起著決定性作用,而其中尤以綠化環境對購房人的影響最大,被選率達到了49%。城市人口密度的加大和污染的加劇,使得舒適、清新的生活環境來之不易,這也是目前市場上位於近郊的低密度住宅熱銷的原因之一。相對而言,城區內商品房因其建築密度大、綠化較少,社區的生活環境則顯得更加至關重要。
消費者購房信心十足報紙、房交會是信息主渠道
在對購房決策時間的選擇上,買房者中有40%的人打算在一年內購置新的商品房,打算在兩年內購房的人有29%,尚無明確購房意向的僅佔8%。
可見,在宏觀經濟形式趨好的情況下,人們對房地產市場的預期前景抱樂觀態度,消費信心十足,同時房地產的大額投資、市場秩序的有待規范和置業的經歷也使大多數買家會慎之又慎,三思而後行。開發商的售房處是大多數購房者的首選購房場所,報紙廣告和房展會是購房者的主要信息來源渠道。相比之下,中介公司因為良莠不齊、信譽水平不等等諸多問題受到了廣大購房者的排斥。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