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房價回暖的聲音再次刺激著購房者的神經,也繼續加大了購房者對樓市宏觀政策的期待。我們真的缺乏政策嗎?房地產調控始於2004年,在過去6年中,我們一直頻繁地出臺著從土地、開發到信貸政策的各類政策,但是這一輪又一輪的政策往往最終被束之高閣。政策反復出臺卻反復上演著『狼來了』的故事,也難怪我們的市場經常性地表現為政策市。『新國十條』出臺後,中央決策層反復表示了抑制高房價的決心。住建部部長姜偉新甚至表示:這次如果不把房價調控下來,政府將失信於民。政府如何不失信於民,落實政策纔是起點。由此,《中國經營報》推出系列報道『樓市調控回頭看』。
2006年九部委聯合發布的『90/70』政策,即旨在通過增加供應量降低房價,卻在開發商的抵制和地方政府的默許下,如今幾乎『名存實亡』。
『為什麼小戶型那麼難找?』有很多購房者向《中國經營報》記者訴說困惑。
樓市『量價齊昇』讓消費者坐立不安。在『新國十條』出臺後第五個月,8月份北京樓市一改疲軟之態,商品房均價一舉再度返回每平方米2萬元大關。
市場真的『回暖』了嗎?『8月樓市成交價格反常上漲的重要原因是受高端住宅銷量增加的影響,拉昇了整體市場價格。』亞豪機構副總經理高姍通過市場調研發現。
據亞豪機構統計顯示,8月北京別墅成交了267套,環比7月增加了84套,增幅超過四成,別墅成交均價也有所上昇,環比上漲5.3%。高端公寓的成交量也有所增加,8月,共成交了216套單價突破4萬元的豪宅,與7月成交的142套相比,環比增加74套,環比增幅高達52.1%。別墅及高端住宅成交量佔據了8月總成交的9.2%,帶動了整體成交價格的提高。
造成這個局面的原因,固然與開發商降價促銷有關系,關鍵在於市場上的小戶型房源極度缺失。『有些地方放松甚至放開了「90/70」政策,小戶型房源自然就減少。』北京大學房地產研究所所長陳國強認為。
為了調整住房結構不均衡和抑制高房價,『90/70』政策於2006年6月1日開始實施,並規定:凡新審批、新開工的商品住房建設,套型建築面積90平方米以下住房(含經濟適用住房)面積所佔比重,必須達到開發建設總面積的70%以上。
四年之後回頭重新審視該政策卻發現,已是『名存實亡』。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