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村長眼裡的『美好未來』
2007年開盤的綠茵小鎮目前的配套設施並不完善,當被問到以後有沒有蓋健身房的計劃時,售樓人員愣了一下搖搖頭,然後指著小區南面說:『那邊倒是有個水庫,應該可以游泳吧。但這裡距離十渡、上方山森林公園都不遠,沒事就可以去爬山。』
根據村裡和開發商對小區的規劃,將來二期幾棟樓的商鋪都對外招商開放,幼兒園、醫院、超市、銀行、郵局也將逐步建成,方便居民日常生活。而現在想要找個不錯的飯館吃飯得坐車去5公裡外的房山老縣城。對於這一點,前來看房的楊先生表示很理解,『這裡肯定沒法跟成熟的社區比,小區畢竟剛剛建成,況且價格又這麼便宜』。
順著綠茵小鎮前這條整潔的大道一直向東,便是村委會所在地。記者沿著這條路走下去發現,除了綠茵小鎮對面,緊鄰它旁邊的還有一個正在建設的小產權樓盤,而過了這裡,路兩旁的建築便開始由樓房轉變成風格統一的黃色平房,老人們在樹蔭下乘涼聊天,狗叫聲不時響起,這讓村莊的味道漸漸濃郁起來。
村長很熱情,對於村裡建了綠茵小鎮、奧龍嘉苑和錦繡馨園三個小產權樓盤的事實,並沒有遮遮掩掩,同時他也證實了綠茵小鎮那片地原來是個水泥廠的說法。『因為水泥廠污染嚴重,所以不得不按規定關了,吸引不來別的企業投產,想要復耕,但地上的水泥坨子有這麼厚,上級部門來看過,也覺得沒辦法弄。』村長用手比劃著。
水泥廠關了,許多村民沒了工作,於是村委會開始想在這塊地上蓋房子。『我們跟開發商的利潤五五分成。還要給全村1000多戶村民預留出樓房,等著以後老房子拆遷後,補完差價就可以搬進去。』對於賣房所得利潤的用途,村長說:『除了村委會留一小部分,其餘都用在村民身上。』據辦公室內的另一名工作人員介紹,2008年村委會為500多戶居民補貼了供暖費共170萬元。同時投入40多萬元補貼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適齡人員。
『你看我們外邊的馬路很乾淨吧,村裡得給沒了工作的村民找活乾,現在全村有30個人負責打掃衛生,每個月發給他們450元。今年這些小區還沒正式入住,周圍的幾個果園就都被看房的人采摘光了。』另據村長介紹,等這些小區完全建好後,物業公司也將由村委會接手管理,小區裡的商鋪將歡迎村民進駐,一批人的就業將得以解決。但最近這段時間,他仍需發愁另外一些工人的去處,因為村裡最後一家水泥廠也快關閉了。
隨著城裡人不斷湧入,村長對於村子未來的發展很有信心。『住在這裡,就要在這邊買東西,各項設施就要完善。一句話「用城裡人的錢,養活我們農村人」!』村長這樣總結了小產權房所發揮的紐帶作用。而一位坐在村委會傳達室的老人則表示,今年的養老保險需要自己掏的部分確實少了。
為了村民的利益建起小產權樓盤,便宜的價格又正好對上城裡人的胃口。這一切看起來合情合理,卻並不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