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這次加息,和『貸款利率浮動』一起來了。公眾在關注加息的同時,嚴防『浮動失控』應該引起更多思考。
『千呼萬喚始出來』——中國人民銀行終於宣布,從2004年10月29日起上調金融機構存貸款基准利率。從1996年下半年以來,銀行利率連續下調了8次,存款利率從10.98%一路降到了1.98%。這次加息,是這些年來的第一次。但是,在加息的同時,進一步放寬了金融機構貸款利率的浮動區間,卻讓人有喜有懮,如果監管不當,這項政策很可能會傷及平民。
央行決定,金融機構(不含城鄉信用社)的貸款利率原則上不再設定上限,貸款利率下浮幅度不變,貸款利率下限仍為基准利率的0.9倍。對金融競爭環境尚不完善的城鄉信用社,貸款利率仍實行上限管理,最高上浮系數為貸款基准利率的2.3倍,貸款利率下浮幅度不變。以調整後的一年期貸款基准利率(5.58%)為例,城鄉信用社可以在5.02%?12.83%的區間內自主確定貸款利率。
這項政策在利率市場化改革方面邁出了可喜的一步。但是同時,如果央行不能很好地監管和協調,使貸款利率盲目浮動,高利貸行為不能得到有效遏制,它就會變成傷人的猛虎,使大批貸款購房、購物的平民不堪重負。
與以前的形勢不同,由於多年來銀行連續降息,極大地刺激了居民貸款消費、置業的熱情,貸款更加平常化,買房靠貸款、買車靠貸款,甚至醫療、求學等等都有貸款涉足,出現了一大批新興的城市『負翁』。此次加息後,基准利率的微調或許對他們影響不大,但是,貸款利率的浮動區間的放寬,則使他們產生了很多的擔心。
雖然央行宣布加息的同時表示,『此次利率調整,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和商業銀行自營性個人住房貸款利率上調幅度小於貸款基准利率的調幅』,但是,購房貸款目前也僅僅是居民貸款的一部分,其他種類的個人消費貸款,顯然還沒有列人保護范圍。同時,目前的房價衝到頂點後,必然會進入下滑的拐點,到那時,如何確保居民的資產不因為加息而縮水,還確實是個難題。另外,依靠銀行貸款支橕的許多消費熱點領域,本身都如地產業一樣存在較高的風險,在應對利率市場化時,如果完全按照貸款風險成本差別定價,使貸款利率在區間頻繁浮動,居民未必都能夠承受,甚至因此而受到傷害。
嚴厲批評當前的地產泡沫,目的在於使大家都能買得起房;同樣,呼吁政策乾預以保證房價的平穩,嚴格監管貸款利率的區間變化,也是希望國家能保證有房者的資產穩定。利率市場化是國家金融體制改革前進的方向,但是,也應該著手做好統籌協調、平衡過度的工作,消減加息產生的負面影響。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