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從操作程序上來看,假按揭只不過是通過提高合同售價,以達到『零首付購房』的實際效果,除了購房者多繳些契稅以外,似乎沒有誰會受到傷害。但購房貸款的還款過程一旦出現問題,與之相關的一系列麻煩也就會立即浮出水面。
銀行拍賣也難回本
中國銀行天津分行信貸科有關負責人表示,面向個人的住房按揭貸款,對於商業銀行來說,通常是相當有保障、收益也比較豐厚的業務。一旦貸款人的還款能力發生問題而不能繼續償還貸款,在其中止還款超出規定時限(一般為3個月)後,銀行可通過法律途徑解決。經法院裁定後,一般可通過拍賣房產等途徑償還欠款。
該負責人表示,如果銀行得到的是開發商通過假按揭手段抵押的房產,也就意味著房產自身的價值與其得到的貸款資金額有一定的差距。一旦發生終止還款問題,銀行方面不但要丟掉到手的利潤,就連本金恐怕也難以收回。例如,一套初始市場售價為15萬元的房子,開發商通過假按揭方式從銀行套得20萬元的20年貸款,一年後中止還款,即使忽略房屋折舊等因素,其剩餘欠款和利息的總和也已經遠遠超過房子自身價值。也就是說,即使銀行此時能夠將所抵押房產以原價拍賣出去,在經濟上也已注定了其虧損局面。
他說,假按揭實際是開發商對銀行的一種欺詐行為,但同時又通過個人按揭貸款形式,將責任轉嫁給了貸款購房的個人,而面對償還欠款問題時,如果貸款購房個人被確定沒有足夠的經濟能力償還,銀行方面也就不得不承擔相應的經濟損失。除去借貸資金與房屋價值差價外,假按揭同樣增加了銀行在人力、物力等一系列運營成本方面的損耗。
購房者替開發商還錢
購房者在假按揭環節中,扮演了一個弊大於利卻又無法脫身的角色。中行有關負責人表示,在個人房屋貸款中止還款的情況下,不論法院裁定何種解決方案,不論銀行方面是盈是虧,貸款人都必須以債務人的身份,配合辦理所有房產事務的處理,並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和債務償還責任。
參與假按揭的個人主要出於三種原因,開發企業職工或職工親友、公司股東間相互『幫忙』、為減輕首付負擔的購房者。尤其是前兩種情況,開發商一般都會承諾由公司出資,通過購房者個人賬戶按月還款,有些公司還會付給個人一些『報酬』。表面上看來,開發商拿錢、貸款也是開發商自己來還,貸款多少、期限多長都與個人無關。實際上,如果開發商中止還款,所有的債務問題就都轉嫁到了貸款者的頭上,此時的購房者也就變成了沒拿著錢的債務人。
一旦變成債務人,購房者首先要面對的就是一連串的法律程序———被銀行起訴、接受審理、等待裁定或庭外和解、配合銀行辦理一切善後安置工作等等。進入拍賣程序後,如果房產拍賣價值與所借貸款尚有差額,比如貸款償還差額為20萬元,而房產拍賣所得只有16萬元,那麼這中間的4萬元差額就應當由貸款人來償付。也就是說,開發商『跑路』以後,留給購房者的假按揭後遺癥,除了要把房子交給銀行,還得自己掏腰包替開發商還差額。
房子假賬易出低質樓
除了欺騙銀行和將債務轉給購房個人,假按揭所造成的財務問題,還很有可能引發一連串的假賬問題。
有句諺語是,『為了撒一個謊,就要用100個謊言去彌補和解釋』。假按揭對開發商來說就是這個『謊』。
一位開發商說,做假按揭雖然能套出大筆資金,但如果將這些錢全部計作房款下賬,相應的稅費也要上漲,為了避稅也就免不得要做些假賬。他說,實際售價和合同標明價格之間的差價如果計入銷售賬目,企業就要按此計算利潤率並納稅。但如果把部分資金轉為成本支出,就能『節省』不少。就目前的房地產行業而言,施工單位、材料商等層層墊款並不是新鮮事,所以,開發商要利用工程公司來解決自己的賬目問題也不困難。於是,開發商將部分賬目轉加到其他成本項目中,例如施工費用。施工單位也可以以此類推,繼續轉加給其他下家,如此一來,材料商、配件商等等就都要跟著造假賬。
在這一連串的賬目轉嫁過程中,幾乎每一個下家都分擔了一部分多餘的資金。從經營角度來說,既然上家轉來了賬目,商家自然要『堤內損失堤外補』。於是,很多工程單位和材料商都選擇了以壓縮成本之類的手段來平衡自己的經濟壓力。結果是,企業方的經濟問題終於都『皆大歡喜地解決了』,可老百姓買來的房子卻蓋進去了一層又一層的隱患。(安元)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