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國際住房與規劃聯合會第46屆世界大會將於9月8日首次在本市舉行。本屆大會的主議題是『21世紀的城市發展』,子主題是『城市改造和重建』及『城市擴展』。
目前已有300餘名國外代表報名參加大會,國內也已有近200名代表報名。許多國內外的專家、學者紛紛擬寫了論文,大會期間將安排多名國際知名學者、專家做主題演講和重要發言。
城中城的再建造
Rebuilding Parkchester,a City within the City
紐約市Parkchester公寓大樓的翻修工程也許是全美最富雄心的住宅開發計劃。為挽救這個12000多戶的住宅綜合體,美國CPC社區維護公司———一個非盈利的金融抵押公司,會同一些私營合作者,啟動了一個廣受贊譽的計劃。
作者:MichaelD.LAPPIN(US)
The renovation of Parkchester Condominiums is perhaps the most ambitious residential redevelopment effort in the United States.The Community Preservation Corporation,a NewYorknon-profit mortgage finance company,and CPCR esources Inc.,its development subsidiary,along with private partners,have engineered a widely praised program for rescuing the 12,271 - unitresidential complex from irreversible decline.
濱水地區的開發與維護
Sustainability and the urbandesign of water frontspaces
由於人們經濟生產生活的巨大變化,現在的城市面臨大量的問題。社會共享空間和休閑功能正在急劇減少。濱河或濱海的城市因水的存在而特殊,人們的很多社會活動和生活習慣影響著城市的文化和經濟。
作者:Prof.Dr.Fernanda Magalhaes and Prof.Dr.Josiegeraldo Simoes Junior(巴西)
Cities are facing an umber of changes in the ireconomic and productive structures. Opportunities for leisure and social interface has been in many cases, drastically reduced. Water front cities, either river or coastal, hold peculiar ways of life in printed by the presence of water.Thishasan impact on their culture and on their economy,with arange of activities and habits developed around it.
城市舊區的有機再生
ORGANIC RENEWAL IN OLD DERELICT CITY
A Case Study of Hong Kong
在城市的更新過程中,『有機發展』的目的在於保持區域中的現存框架和歷史遺產,並且要避免大量而繁重的清理工作。本文將提供一個試驗性的設計來說明它對於香港舊城的改造功能。
作者:Dr.CharlieA.L.Xue
The objective of 『organic development』is to conserve the existing fabric and heritage of adistrict during the process of urban renewal and also to avoid the long pains taking process of evacuation. An experimental design is presented to illustrate its possibilities in an old urban area of Hong Kong.
從發展角度看城市
土地利用中不協調關系
作者:李慧明(南開大學環境與社會研究中心)
文章從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出發,剖析了中國城市土地開發利用中存在的種種不協調關系,即土地開發與土地節約利用的關系,公共用地與私人用地的關系,工業用地與其他用地的關系,集中與分散的關系,開發建設與保護的關系,現在發展與未來發展的關系等。文章認為,中國城市土地開發要立足於土地的節約利用,而不能盲目仿效美國等發達國家,走城市空間布局低密度郊區化的路子;城市政府應從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出發,合理規劃城市公共用地,保證城市公共物品的持續供給;城市工業用地比重過高以及布局不合理的傾向應得到糾正,使工業用地與其他用地的關系趨於合理,工業用地在城市中的布局趨於合理;與多數城市所采用的單中心圈層式模式相比,多中心的城市土地空間利用方式更有利生產,方便生活。此外,文章還提出,城市土地開發利用應體現可持續發展的人地和諧原則以及代際公平原則,在開發建設中注意保護好自然生態環境和人文歷史環境,處理好現在發展與未來發展的關系。
探索21世紀
濱水地區城市設計
———廣州珠江濱水地區城市設計和管理經驗
作者:王蒙徽餘英廖綺晶(廣州市城市規劃局)
水體是城市發展的重要因素,濱水地區正日漸成為21世紀城市發展和規劃設計的熱點。區別於近二、三十年城市濱水地區的再開發,新世紀裡濱水地區規劃建設在發展動因、規模、區位、功能和目標都體現出一定的新趨勢,因此,濱水地區規劃不應局限於物質形態的岸線規劃范疇,除了編制城市設計以外,還應制定具前瞻性、科學性、多學科綜合的發展戰略。廣州的濱水地區城市設計,不但被作為一種技術方法廣泛滲透到各個層面的城市規劃當中,建構起多層次的城市設計和管理體系,通過各法定層次的城市規劃為實施載體,而且建立起完善的法規和機構保障,對濱水地區的規劃建設進行科學、及時、有效的引導和控制,確保了城市設計的可操作性。
全球一體化環境下
天津城市空間重構
作者:郭力君(天津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
本文認為全球一體化的本質是生產、商品、貿易、資本、技術和勞動力的全球化。這種發展趨勢必將對天津的經濟發展、產業結構調整和城市布局等產生十分深遠的影響。為此,我們必須采取一系列應對措施。這些措施主要包括:
1、全面實施京津冀空間一體化戰略。從疏解首都城市功能出發,在積極推進濱海新區和中心城區開發的同時,適時加快武清等城區的開發建設步伐。
2、實施交通先導戰略。以建設連接首都國際機場和天津濱海國際機場的高速鐵路、機場和西站客運樞紐為基礎,積極推進天津與京冀地區交通一體化進程,盡快形成京津冀地區雙中心交通樞紐。
3、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以海河水系為軸線,加強河道整治和景觀環境建設,構建天津城市歷史文脈和獨具天津特色的建築風格,拓展新的城市發展空間。
4、創造高質量的城市環境。從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的區域性和系統性出發,加強海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建設環京津生態環境圈,加快大型公園綠地和文化體育設施建設。
5、制定切實可行的城市經營方略。從提高天津的吸引力、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的能力出發,提出響亮的城市口號,策劃影響力極大的旗艦工程,確保城市增值。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