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北京市的商品房分外銷和內銷的供應制度是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轉化中產生的,至今已經實行8年。而境外企業組織和個人以及外省市的企業、組織只能購買、租賃外銷商品房。從9月起,北京市內外銷商品房將實現並軌,這對購買者和北京的房地產市場來說都是個好消息。
WTO促成兩房並軌
『在我國已加入WTO的形勢下,這種供應制度與WTO所要求的國民待遇原則不相符』,市國土房管局市場一處處長陳同順告訴記者,這次調整在商品房供應上打破本市法人、自然人與境外、外省市法人、自然人購房的界限,可以說,並軌是市場的必然。
並軌的另一個原因是進一步改善本市的投資環境的需要。過去一些人不能購、租內銷商品房,制約了他們的購房投資熱情。
『五統一』劃出共同起跑線
內外銷商品房並軌涉及五方面內容的統一。早在1997年,北京市已經調整了其中兩項重要的內容,即地價標准和交易稅費標准。已對購買內外銷商品房實行了統一契稅,土地出讓金也是統一標准,不分內銷和外銷,這為內外銷商品房的並軌打下了基礎。
此次北京市出臺的『關於調整本市內外銷商品房管理有關規定的通知』中,將租售對象予以統一,同時,統一商品房預售許可證和買賣合同示范文本,從而達到五個統一。使商品房的供應進一步理順,有利於建立一個公平公正的市場競爭環境。
並軌帶來市場動力
業內人士認為,並軌對目前市場的外銷房影響最大,一部分購房人將會分流到內銷商品房項目中;其次,現在很多購買外銷房的都是境內人士,為了出租給外籍人士獲得投資回報,這部分人也面臨重新確定投資的坐標,會使部分外銷商品房失去吸引力。但也有不同觀點的人分析說,外銷商品房一般按照外籍人士的需求設計和建造,處於市場的高端,以極少數人群為定位,並軌不會產生大的影響。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