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申奧成功,不會馬上惠及地產商,必須創造條件,緊抓機遇,同時,繼續苦練內功,經過時間的積累,在奧運舉辦前的七年時間中,爭取到自己的一席之地。
*奧運刺激房地產,但有可能同時把很多本來就隱藏的問題又捂得更緊了。
*明智的房地產發展商理應以客觀、公正的心態面對廣大消費者,實實在在樹立起誠信、可靠的企業形象來。
*與房地產相鄰產業的企業之所以『積極主動』,全在於他們對奧運給市場帶來的機會長了一副靈敏的鼻子,對所能引發的挑戰,又長了一雙善於解讀的眼睛。
*企業在經濟奧運的競賽中獲得更加強大的競爭力,將是中國在新一屆奧運會開始之前奪得的最耀眼的金牌!
從北京申辦奧運那一時刻起,『奧運經濟』這一經濟新概念便應運而生。於是,幾乎是眨眼之間,奧運經濟就撲面而來了。
奧運也自然成為未來7年貫穿中國經濟發展的一條主線。據國家統計局的報告稱,它將每年為中國經濟增加0.3%的增長,7年下來對中國經濟累計的貢獻將達到1.38萬億元。據國家統計局的預測,舉辦2008年奧運會的成本將為2800億人民幣,最多不超過3000億,由中央政府和北京政府兩級財政支出。
奧運會是世界級的盛會。於是,對房地產的需求格外地突現出來。
奧運是個大蛋糕,房地產開發商還有與房地產相鄰行業的企業主們怎會守株待免、坐等鴻運呢?於是『奧運房地產』、『奧運投資房』悄然登場。對未來的七年,房地產開發商充滿了憧憬。也許空洞的概念不會馬上惠及地產商,但他們必須創造條件,緊抓機遇,同時,繼續苦練內功,在奧運舉辦前的七年時間中,爭取到自己的一席之地。
1個概念:增值財富無數?
盧鏗在地產界名氣不小。他早在幾年前就開始了一項同一個主題下的全國房地產項目,名字都叫『奧林匹克花園』,這三個『奧林匹克花園』分別位於上海、廣州和北京。建這些『奧林匹克花園』起初的本意,在於通過體育運動概念來促進小區規劃,增加樓盤銷售宣傳籌碼,盧鏗和他身後的三個大開發商在這一點上算是做了一個不小的『策劃』。
奧運要舉辦,就會有奧運村。以風林綠洲的副總周偉峰為代表的部分開發商就認為,2008北京奧運的申辦成功將改變以往京城樓市熱點區域排名。『奧運走廊』將排到CBD、中關村等區域之前。
一個概念價值幾何?誰也說不清楚。
實際上,早在前年北京提出申辦2008年奧運會的意願時,北京的開發商就開始自覺不自覺地開始了『奧運概念』的運作了。去年熱炒過的三大概念中就有『申奧概念』。而且這仍將是未來北京房地產市場的重大利好因素之一。
『用奧林匹克這個概念能多賺多少錢?』
盧鏗說,申奧成功會讓我們的項目更好銷售。『隨著建設項目的鋪開,我們加快了建設周期,又可以投入更大項目的開發,由此產生的效益就更為樂觀了。』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所有名稱沾上點奧運的房地產項目就能跟著『雞犬昇天』。『奧運刺激房地產,是不是同時把很多本來就隱藏的問題又捂得更緊了呢?』
盧鏗贊同記者的提法。他說,各路開發商都在往京城裡趕,最後就會產生這樣一種局面:地價高起來了,房子造多了,惡性競爭就來了。
『會崩盤嗎?』
『難說。但是,如果真的崩盤也不一定不好,它會產生馬太效應,好的更好,差的企業就回家。』
有專家提到,奧運刺激房地產,同時也會給京城房地產乃至使整個奧運經濟帶來泡沫。本來北京的房地產就先天不足,如房價虛高、設計落後、建設不配套、管理滯後等等。這一下,有些人把奧運當成了扭轉北京房地產困局的『雪中炭』,誇大其辭,誤導消費者,這對企業乃至整個產業的健康發展都是相當不利的。
奧運的確是個好概念。萬科老總王石認為,奧運概念,不僅是北京概念,更是中國概念。舉辦奧運會,當然對北京的房價會有一個非常大的刺激作用,但是,這種刺激不會使北京房地產業的現有格局發生重大的變化。
就在北京申奧成功的第二天,王石在莫斯科說,北京申奧成功,受影響最大的是房地產業。這種喜躍從同在莫斯科的萬通集團主席馮侖口中更得到發揚,馮侖說:『北京申奧成功,高檔住房的價格漲到兩萬元每平方米幾乎不成問題。』馮侖的話激起了媒體的不滿,憑什麼套上奧運,你北京的房子就要漲上天去?近日,幾位媒體同仁,一談起某些開發商的信口狂言,或義憤在胸,或蹙顰在眉。這樣的情緒不外就是希望明智的發展商理應以客觀、公正的心態面對廣大消費者,實實在在樹立起誠信、可靠的企業形象來。
人民大學教授黃衛平的話說得好,『那只不過是開發商們的一廂情願或蓄意炒作』。更有人理智地建議,對北京和中國來說,與其盤算奧運將帶來的經濟利益,不如先弄清我們在物質設施、特別是在精神文化上離成功舉辦一屆奧運會還有多大的差距企業。
7個春秋,企業和時間賽跑
與房地產開發商相同的是,房地產上下游的各類企業都在分外積極地向『奧運』要效益———經濟效益要,管理效益要,社會效益也要。
據有關部門透露,今後7年中,北京從機場、車站、城市道路等大型基礎設施到比賽訓練場館、奧運村及其它輔助設施等中小型建設項目都將進行大規模投資,投資總額將達1280億元人民幣。面對如此巨大的一塊美味蛋糕,建築企業自然對此不會漠然置之。一段時間以來,廣東、浙江等大型建築企業集中的建築大省正在集結力量,著手搶灘京城奧運場館設施的建設項目。
這麼一大塊蛋糕怎麼分、怎麼吃?
『肯定是按國際慣例進行投標的』。建築商眾口一辭。
梁亮建築有限公司據說是廣東最大的私營建築企業。該公司王助理說,參與投標關鍵是看企業的資質。該公司董事長梁亮不避諱他對1280多億元市場的興趣。他表示,在今後幾年,梁亮公司將以此為契機進軍北京建築市場。梁亮還透露,廣東有一些建築企業已經走在前面。廣東、浙江的建築企業這般積極,北京這邊就更是急於搶佔先機。一位建築商對自己能不能躋身投標奧運工程而懮慮。他認為,北京的企業雖說硬件、人員、技術都不缺,但管理上問題很多。他自己的企業就屬於這種類型。
企業之所以如此『積極主動』,全在於他們靈敏的鼻子嗅出了奧運給市場帶來的機會,對所能引發的挑戰又長了一雙善於解讀的眼睛。北京奧運會也將是全球企業搶佔中國國內市場的一次巨大機遇。離奧運會的正式舉辦還有7年,這7年裡,若企業機制靈活,市場意識強,就會在這次『經濟奧運』中大有可為。
在與奧運基礎設施、房地產相關的產業中,像大理石、磁磚、油漆、木材以及以生產體育場館設施、消防器材、燈具、旅游產品等見長的企業,都會在這一輪新的比賽中獲得更加強大的競爭力。
這一次,中國企業立志要在新一屆奧運會開始之前奪得一枚最耀眼的金牌!(張然)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