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自8月1日上海實行土地供應方法統一和內外銷商品住宅交易並軌以來,在市場上引起了反響,尤其受到了開發商的高度關注。那麼,作為市場耕耘者的開發商對此是如何評說的呢?為此我們進行了采訪。
浦東一家以開發中高檔住宅見長的外資開發企業總經理在接受采訪時說,一個城市越開放,市場透明度就越高。上海是中國市場規范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此番房地產政策的重大調整,表明上海市政府在對外開放程度和國際規范化程度上又邁出了實質性地一大步。對我們企業而言,『並軌』意味著市場機會更多,相對風險更小,同時競爭面也會更大。『並軌』以後,我們將根據市場變化,適當調整企業的開發戰略,發揮企業專業化程度高和管理方面的優勢,利用政策資源為上海建設更多更好的住宅精品。
開發商普遍認為,隨著中國入世的臨近,政府也同樣面臨挑戰。我國的房地產市場經濟體制十分年輕,入世前無論是在政府職能的轉變及統一大市場建設等方面還有許多的工作要做。因此,作為上海十五期間的六大支柱產業之一,房地產業如何應對入世,政府的作用至關重要。從此次土地和商品房政策的『雙並軌』看,有關部門顯然是做了充分准備的。無論是政策的過渡、時機的選擇和『並軌』以後相關問題的界定和處理,都設定了具體方案,『並軌』不僅是順應了市場,亦可謂是水到渠成。
市場大格局的變化往往孕育著新一輪的商機,也醞釀著更殘酷的競爭態勢。業內有個別人士認為面對『並軌』,國企可能最不適應,競爭弱勢也最大。一位親自參加『雙並軌』新聞發布會的某大型國營房地產企業老總對此卻不予認同。他說,市場發展固然有共性的軌跡可尋,但正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每一個國家、每一個區域市場都有其特殊的屬性,尤其是房地產市場。作為本土企業,我們十分熟悉上海的住宅文化、消費者的消費心理和市場的消費潛力,這不是規模或實力能涵蓋的。當然,我們已清醒地看到我們與境外開發企業在管理水平及融資能力等方面的距離,但我們不認為這是一個不可逾越的鴻溝。我們相信,只要時刻抱著學習的心態,順應市場,企業就一定能夠生存和發展。
說到『並軌』對房價的影響,開發商一致認為不存在『大漲』或『大跌』的可能。理由有二:一是任何先進的、符合市場經濟運作規則的政策,不僅是繁榮市場的催化劑,也是平衡市場的穩定劑;二是隨著上海房地產市場化進程的加快,市場這只看不見的巨手,已名副其實地擔當起調控房地產價格的走勢的重任。房地產市場現階段的表現為,市場消費預期看好,供需基本平衡,土地供應充沛,市場發展後勁十足。此外相對十年前,無論開發商還是消費者,都更趨成熟和理性,追漲殺跌的現象將不復存在。
『並軌』盡管僅一周,但因此對市場產生的積極影響卻是難以估量的。市場反映也進一步證明,『並軌』不僅是上海房地產業成熟的標志之一,亦將在進一步建立更加開放的房地產市場和啟動住房消費方面發揮重要的作用。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