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純美式住宅』、『歐陸風情』、『澳大利亞設計』等等代表西式居住文化的用語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已經佔據了京城房地產市場的主旋律。相比之下,我們的民族居住文化卻顯得底氣不足。而時至今日,北京幾家項目分別推出了空中四合院和空中庭院、中式庭院等本土化設計,並在市場中引起了一定的關注。
■為何『西風』成為京城房地產主流
『西方居住文化之所以能在北京市場上成為主流,不是偶然,也不是人們盲從,而是因為西方居住方式有其先進的一面,它的舒適性的確比我們傳統的居住方式要高』。
丹耀大廈的開發商葛先生說:『近代工業文明的發展使西方成為世界潮流的主導,我國的改革開放也是以接受西方先進方面為主。在改革開放初,我出國到東歐和前蘇聯後,感受到從居住角度講,盡管東歐與西歐和美國還有很大差距,但比我國的居住狀況要好得多。其中一個主要的原因是居住文化比較適應人們的要求,舒適程度和裝飾品位都很高。盡管中西方文化存在著很大差異,但人類對生活舒適和品位的追求是一致的。因此,導致了我們至今仍在追尋西方居住文化的合理性,即舒適性。』
■東西方居住文化有著本質差異
據豪威嘉園董事長周家斌介紹,就建築本身來講,西方建築與東方建築有很多差異。而且這種差異不是簡單幾個符號就能說明問題的。西方建築大多是一些開敞式的,接近於自然的,建築材料以石材為主的,空間特別高大的。
而中國的傳統建築是以木結構為主的,圍合狀的,獨立的,有自我秘密空間的。這種差異是由民族居住文化所決定的,而現在人們卻太多地忽視了我們的民族居住文化。作為古都的北京,京城居住文化能否在市場中佔有一席之地,甚或成為市場的主流呢?
■如何把京城文化融入現代建築
具有懷舊情結的空中四合院,雖然能使人們聯想起許多關於四合院的故事,但能否適應現代人的居住習慣呢?葛先生認為,如果四合院不加改造地保留下來是不能滿足現代居住需要的,只可以用於觀賞。但它的建築風格所反映出的京城居住文化是值得保留的。
因此,丹耀大廈的居室采用美國設計,因為它比較符合現代都市人的追求舒適、簡潔、實用的居住習慣,比如開放式的廚房、兩個以上的衛生間。在滿足舒適的物質生活的基礎上,還應有一定的文化追求。因此,我們設計了一個400多平方米的以民族園林和皇城文化為特點的庭院。
■空中庭院能否得到市場認同
盡管空中四合院得到了部分買房人的認同,但開發商對此卻不敢盲目樂觀。葛先生謹慎地說:『因為丹耀大廈是在王府井,王府井又是皇城根下一條歷史悠久的街道。為了融合這種地域特點,所以想到建造中式庭院。從發展商創造更適應人們生活的建築角度來講,希望進行一種嘗試和探討。至於成功與否,我認為無所謂。』
周家斌也抱著一種嘗試的態度,『從目前北京房地產市場上許多項目的名字就可以看出是在炒作西方居住文化。其中有不少是抄襲國外的設計,它會導致城市特色的流失。而中國的城市之所以受到世界的重視,是因為它們各有特色。北京的特色在於它古老的四合院,上海的特色在於它的十裡洋場。而目前出現的房地產項目放在中國任何一個城市都是可以的,它沒有任何當地的特色。面對京城居住文化的流失,我想嘗試著做一些東西。豪威嘉園既然建在北京,北京最容易被人想起的、也是最有代表性的民族居住文化就是四合院。』 (周宏)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