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第二代地產商』?
自2001年以來,以珠江合生為代表的『粵軍』開始『北伐』,跟著開始出現了『滬商浙商西進,京商遼商南下』的現象。地產業先天的區域性也不再成為阻力,跨地域開發已經成為一種趨勢,『房地產是區域市場』這一鐵定的定律被打破。而『每一次帶有潮流性的房地產投資的流動都會刪改著地產行業的格局。現在,行業的壁壘也不再是問題,大量非地產業出身的資本開始到北京地產市場試水或者發?。在規模、地域和行業這些標簽的背後,是資本時代的全面到來。』李元發認為。
1992年即進入北京房地產市場的臺灣九鼎軒顧問公司的總經理李元發認為,在下一個階段,目前活躍的一線地產商將會受到較大程度的擠壓。從臺灣地區地產的發展歷程看,第二代地產商全部是由流通業生發而出的、擁有強大現金流與實物資產的產業,在向地產延伸時,會以其直接融資的效率迅速以規模搶得市場份額。所謂地產市場的『業態整合』即是指此。
大量的資金湧入地產市場對市場的影響遠不止於此,『比如拉動了土地價格的飛速上漲。』經濟學家指出,地產價格的長期偏高也對經濟增長帶來了相當大的負面因素。首先是產生了投資的分流。大量熱錢集中於土地並沒有創造出應有的財富增值,反而限制了其它行業的金融支持,同時還牽制了消費。
外行所代表的資本,正處在『青春期』的晚期,追求昇級換代,地產業也正為它們創造了一個『蛻變』和『羽化』的機會。在資金方面,這些集團可以把在別的市場上賺到的『熱錢』投到房地產行業,拓寬了房地產業的融資渠道。同時可以造成地產市場人纔的合理流動,整體上有利於地產業的成熟發展。而最後所產生的效果,可能如同過去歷史教科書上所說的『老牌資本主義國家必然要被新生力量取代』這一公式。
不過,『新手變熟手,必須一個周期。只不過地產業的特殊性,不光是資金的大量投入,還有不可再生的土地資源以及政策調整的成本,這些都是目前的熱鬧和虛火所無法掩蓋和補償的。』20年來,外行成功轉為內行的,似乎只有萬科一家,不知道以後還有誰。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