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國土資源、監察部有關領導就『遏制土地腐敗問題』答記者問
近日中央電視臺《東方時空——時空連線》節目主持人白岩松就土地招標拍賣後如何從源頭上遏制土地腐敗問題采訪了國土資源部國土利用管理司副司長束克欣以及中紀委執法檢查室主任、監察部執法檢查司司長楊偉民。
一.新頒布的通知具有強制性
白岩松:束司長,最近國土資源部和檢察部聯合發文,文中指出只要領導乾部不按照掛牌、招標、拍賣的程序執行就算違紀,那麼為什麼要選擇這種強制性的措施?
束:雖然法律法規要求對經營性的土地一律要實行招標拍賣。但一直沒有很好地執行,這些年執行當中各地基本上是選擇協議這種方式,我們覺得有必要進一步加大力度要求地方必須這樣做,明確提出今年各地對經營性用地一律實行招標拍賣。這樣強制性的目標就是要在源頭上解決腐敗問題。
白岩松:老百姓有一句話叫常在河邊走哪能不濕鞋,寫進這樣帶有強制性的規定,是不是等於說在源頭上不給人去河邊的機會?
束:應該是這樣。我們出臺這樣一個文件做出紀律性的約束,就是要提醒一些人,你們再用過去習慣性的做法不行了,要改變思維方式,按照市場規則來辦這些事,對於少數仍然還想鑽這個空子搞腐敗的人來說應該是當頭一棒。
白岩松:過去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很多領導用協議方式進行經營性土地出讓,這樣做使國家損失了什麼?
束:國家最大的損失我認為是兩個方面,第一是直接的經濟損失,就是我們土地的資產流失,本來應該屬於政府的資金流到少數人手裡,從經濟上講是資產損失;另外一個就是政治上受到影響。
二.拍賣招標中出現的腐敗會嚴格查處
白岩松:以後協議轉讓的強制性將不存在了。但是拍賣、招標、掛牌出讓的過程中,也難免換另外一種方式進行暗箱操作。
束:任何一件事都在矛盾和斗爭當中推動事業的發展,應該說,目前招標拍賣的方式比協議方式有很大的進步,所謂陽光作業就是這樣一個方式。在陽光下也許有一點影子,這也不足為怪。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我們還會有新的辦法來進一步對這種不軌行為作出約束。
三.市場機制無論發達地區還是欠發達地區都適用
白岩松:您覺得在可預見的時間范圍內我們對經營性土地出讓規范程度能比以前強多少?
束:從目前執行這一段來看,現在全國都實行了招標拍賣。招標拍賣是一種市場行為,市場機制,跟貧富沒有關系,所不同的是發達地區和欠發達地區地價有區別,並非市場機制只能在發達地區應用,欠發達地區就不能應用,不是這個概念。
四.無論有無錢權交易都要處分
白岩松:最近由國土資源部、監察部聯合下發的通知中有這麼一條,只要領導乾部不是按照掛牌然後招標和整個拍賣的程序執行,就算違紀,那麼違紀的人將會受到什麼處罰?
楊:這裡有一個量化的標准,比如非法低價轉讓國有土地使用權不足1公頃,也就是15畝的,給予警告記過或記大過處分,第二款,如果超過1公頃不足2公頃,要給予降級或撤職處分,那麼如果超過2公頃就給予開除處分。
五.土地腐敗屢禁不止的原因是過去處理不嚴肅
白岩松:其實這樣的規定很早就有,但是又出臺了,是不是因為過去處理的時候不夠嚴。
楊:這個問題客觀存在。這幾年,我們土地違法的案件屢禁不止。據有關方面提供的資料,從1998年到去年,不到5年時間,我們有關部門查出的土地違法案件就達到了71萬多宗,僅去年一年就達到12萬宗,所以量還是挺大的,而且有的還是挺嚴重的,其中一條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們處理不是太嚴肅。
現在在現實當中,還有這麼兩種情況,有一些是屬於以權謀私權錢交易。另外確實在我們乾部的頭腦當中,還存在不同程度的法盲問題,法制意識不強,不能夠嚴格依法辦事。這一次嚴格提出來,不管你有沒有謀取私利,都要作為違紀問題嚴肅查處,應該說這是在新時期、新形勢下對各級領導乾部提出的新的要求和新的衡量標准。
六.執法檢查要與群眾的監督工作結合
白岩松:另外一個問題,就是當出現這些問題的時候,作為我們檢查機關,是否一定能查得出來。
楊:土地違法事件是比較容易暴露的一種違法行為。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所以我們現在有一個想法,就是專門機關的監督工作,一定要和群眾的監督工作相結合,讓群眾也能夠充分了解我們通知的精神,來支持我們的工作,同時,給我們更多地反映地方政府或者地方某一些乾部的土地違法行為。同時我們更希望輿論監督給予我們很大的支持。
七.明年將把土地轉讓作為執法監察的重點
白岩松:今後執法監察工作的重點是什麼?
楊:通知是8月份發出去的。我們跟國土資源部已經進行過研究,准備在今年年底之前,我們兩個部門要聯合對這個通知的貫徹情況進行一次檢查。特別是我們何勇部長對這項工作非常重視,他已經明確指示,要把土地拍賣轉讓的工作,列入明年執法檢查的主要項目開展起來,我相信通過明年一年的工作,這個現象將得到很大的改觀。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