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今年秋交會現場另一個惹眼之處就是,開發面積達百八十萬平方米的大盤,在形象、氣勢、銷售業績等各個方面都取得了壓倒性的勝利。太陽城、奧園、萬科新城的集體亮相,好像是在證明『造城運動』已經交由正規軍來完成,而大部分老百姓對這個造城概念和所謂的新都市主義一知半解。如此,似乎就有必要對『造城』來個追本溯源了。
理論起源:新都市主義
要了解大盤們的實踐基礎,首先就要找到它的理論依據。
從目前國內造城項目的開發和策劃宣傳來看,其理論基本上是來源於新都市主義。所謂新都市主義,是西方城市發展完善後的城市規劃和房地產開發理念,即從經濟、社會、環境和人性需求角度出發,指定相應的開發規范,力圖解決人類面臨的諸多城市化弊端,尊重人性和自然規律,創造人類居住理想城市環境的一系列居住主張。1898年,英國規劃專家霍華德提出要在遠離工業城市的地方建造一個全新社區的主張,即『花園城市』構想。這一構想的成功實現,為新都市主義在全球的推行奠定了基礎。
實踐模本:香港、新加坡
以造城面目出現的大盤們,之所以能夠在天津房交會上登陸成功,其實很大程度上還是要得益於此類項目在外地實踐經驗的累積。
專家表示,香港和新加坡等城市的規劃和房地產開發模式,給國內造城運動的實踐提供了寶貴的模本。首先,要保證社區居民構成的多樣化,既要有工薪階層、政府官員,也要有都市精英、城市有產者,讓居民能夠與各類人群直接接觸,自由溝通。其次規劃建設要注重區內景觀、建築形式、建築立面會所設施等的個性化和藝術性。此外,還要注意通過豐富多彩的社區活動和多元的文化氛圍,增強社區的凝聚力。
本地產品:外來客主刀
天津的造城運動已經初成氣候,但眼下風頭正勁的幾個大盤,卻有一多半是外地開發商的項目。本市建造最早的新城鎮『美國風情小鎮』,從1998年至今,歷時4年,終於造好了第一個城中城。
以體育精神和地產文化相結合的復式地產項目奧林匹克花園,用高水平的運動做招牌,壓縮了人們的思維空間,放大了運動在生活中的比重。從這個角度來看,造城運動其實盡可以換個思考方式,讓房子服從概念。
當然,造鎮不能單純地停留在住宅項目上。佔據了東麗湖整個北岸區域的萬科東麗湖項目的綜合社區形式和『5+2』生活模式,提出的居住、工作、運動、商業、教育、娛樂、休閑、旅游等功能綜合一體的開發觀念,其實更加突出城鎮特色,但究竟能不能迎合消費者的胃口,還要看他們的操作功夫了。
發展前景:把握淘金期
在天津連開幾個大盤之後,萬科又提出了進一步的開發計劃:在未來3年內,每年開發30萬建築平方米、2000多套各種形式的中高檔住宅;在萬科花園新城的基礎上,在天津北部、東部、南部開發同時確立規模超過500畝的新市鎮社區。
從國外城市開發的進程來看,一個城市走過了資源積累建設期,接下來就必須面對市場成熟後的資源相對飽和狀態。也就是說,經過了開發熱潮,隨後的經營維護纔是真正磨煉功夫的時候。
今天開發銷售或火爆的或平淡的一個又一個項目,等到市場進入完全經營時期時,誰家房屋轉手能夠身價飆昇,誰家商鋪依舊紅火,誰家能夠坐收租金財源不絕……衡量造城好壞的標准,大概到那時纔更清晰吧?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