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在近4平方公裡的CBD區域內,所有交通、綠化、網絡等市政基礎設施方面的建設均由北京市政府進行投入,預計陸續投資120億元。
未來北京CBD的發展將以投資環境改善和政策導向為手段,積極吸引跨國公司管理總部、國際知名金融保險機構、中介服務機構入駐,提高商務中心區管理功能、集散功能和服務功能,把商務中心區建設成為北京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為北京率先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做出重要貢獻。
整體建築烘托商務辦公
根據用地功能的布局,CBD商務辦公區集中用於中部,沿三環路與建國門外大街兩側布置,其外圍混合功能區,再外圍是居住區,他們的開發強度是一個依次遞減的順序,形成一個中間高,向外依次遞減的整體形態。超高層建築集中於三環路兩側布置,主體建築的高度均在100米以上,高度在150至300米之間。
建國門外大街則延續長安街的傳統格局,建築較莊重、嚴整,臨街基本形成一個平直的界面,這種規整的界面和三環路活潑、跳躍的分割形成一種鮮明的對比。混合功能區和居住區基本高度控制在80米以下,建築采用街坊式的布局,基本統一的高度,形成一個大背景,從而形成一個比較清晰的城市輪廓線,起到烘托商務辦公的作用。
運營模式24小時不夜城
一位在海外留學的城市設計專家告訴記者,有些國外的商務區只規劃了辦公區,最典型的是法國的拉德芳斯。一到中午眾多辦公人員在餐館排隊,下班後,商務區一片漆黑,成為流浪漢聚集的地方。
未來北京的CBD將建設成24小時不夜城。據朝陽區區長李士祥介紹,這個目標將主要通過CBD的多元復合性來實現。在滿足商務活動的同時,還具有文化、科技、娛樂、居住等多種功能。其中,帶有住宅性質的公寓規劃面積是25%左右,還規劃設計了一系列廣場、主題公園,避免國外CBD夜晚和節假日人去樓空的孤城現象。
最高建築超過300米
根據北京CBD規劃,CBD核心區位於大北窯立交橋東北角,規劃總建築面積143.5萬平方米(包括海關信息中心、科倫大廈和中服大廈),其用途以商務辦公為主,主要用於寫字樓、酒店、會展中心、文化娛樂等商務設施建設。該區域是商務中心區內超高層建築集中區域,主體建築將突破300米,形成一組CBD標志性建築群。
據市規劃院一位人士介紹,長安街兩側沿街建築平均高度為45米,兩邊擴展區為80米的高層建築和百米以上的超高層建築,這樣既給人一種層次感,又不會造成視覺的遮擋。在CBD的『入口』,建築高度將有所提高,展現一個門戶形象。
未來CBD核心區周圍交通便利,設施完善,環境優美,商務氛圍濃厚。央視大廈、中服大廈、航華科貿中心、國貿中心、銀泰中心、現代城等大規模的建築藝術群體環繞周圍;國際知名的金融、貿易、電信、信息諮詢等公司雲集於此,如瑞士銀行、巴黎銀行、摩托羅拉、惠普公司等知名跨國公司和國際組織紛紛在此設立辦事機構。
世界500強中國大本營
CBD今後的工作將是進一步加大招商引資力度,顯著增強商務服務功能。通過積極創造條件來廣泛吸引國內外知名企業特別是跨國公司、世界500強企業在商務中心區內設立管理總部,成為他們在中國的大本營,使CBD成為亞太地區乃至世界范圍內的經濟運行控制中樞之一。
CBD還將重點發展銀行、保險、證券、信托、基金等金融服務業。廣泛吸引和發展國內外各類金融機構,建立和完善與商務中心區功能相適應的多層次、多類型的金融體系,提高金融現代服務水平,使金融產業成為商務區重要的經濟增長點。
此外,CBD還將進一步發展和健全各類中介服務體系。根據商務活動對社會中介服務的需求,在繼續發展會計、審計、評估、法律等中介服務業的基礎上,積極鼓勵社會各界發展多層次的創新服務機構,廣泛開展評估評價、教育培訓、信息諮詢、知識產權等各類專業中介服務。同時,在CBD內建立高標准、現代化的配套服務業,逐步形成商業、影視文化、廣告傳媒、現代運輸協調發展的現代服務體系。
立體交通實現空間互聯
CBD的路網格局為『棋盤式方格網』布局。在未來CBD交通規劃中,道路用地155公頃,佔CBD總面積的39%。
環狀的CBD系統下面還設置了一條地下聯絡通道,將被城市道路分割的四個地區連為一體。此外,在三環路兩側的核心地帶,地下公共空間相互聯通,在跨越三環路和建國門外大街的地區還實現了與地鐵的互通,便於大量人流的疏散,形成了全方位的現代立體交通格局。
CBD辦公室還邀請香港專業的交通規劃諮詢公司MVA交通顧問公司參與,調查和預測了CBD現在和未來的交通流量,以此為依據加密路網,加擴道路,改善路口,完善CBD內部和外部的交通環境。
完善交通環境一方面是發展公共交通,如增加對通公共道路,增加兩條地鐵,增加多個公共交通換乘站等。另一方面則是解決靜態交通及停車問題。如商務區規定,平均每1萬平方米的建築面積至少設65個停車位等。還有一個方面是加強現代化的交通管理。
兩條軸線串聯四大主題公園
CBD將在西北,西南,東北,幾個區各規劃一個面積2.5公頃左右的公園,形成具有不同題材的主題公園,擬規劃為歷史人文公園、表演藝術廣場、科技信息公園、自然科學公園。四個公園之間由兩條綠化軸線串聯。人文軸線串起歷史人文公園和表演藝術廣場;科技軸線串起科技信息公園,核心區內的中心廣場和人文科學公園,構成CBD內的公共活動空間,為CBD密集的建築群體提供一個觀賞的距離。
道路兩側的行道綠化將適當加寬至20至30米,形成舒適的林蔭道。通惠河沿途將設置碼頭、戲水、溜冰等親水設施,使人與自然環境更加親近。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