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可能吸引客戶也會流失貸款轉按揭讓銀行兩難
到我的銀行來貸款買房,在房款沒有付清之前,如果你想『梯級消費』,賣了原來的新房買更好的房,可以;如果你覺得房子昇值了,想賣了房子來套現,也可以———對善於投資理財的市民來說,銀行的『轉按揭』業務是個很有誘惑力的金融產品,按理說,銀行也應該大打招牌、廣而告之纔是。但工行、建行在推出這項業務後為什麼一直默默無聞呢?
北京市住房資金管理中心的同志在接受諮詢時解釋,辦理『轉按揭』除了手續繁雜,牽扯的部門多以外,還有一個大的顧慮是社會資信制度不健全,銀行進行『轉按揭』風險比較大;另一個解釋,是銀行擔心提前還貸由此增多,銀行心疼利息的損失。
衡量再三,銀行可能覺得目前大力推廣這項業務的時機還未成熟。而記者也在采訪中獲悉,購房者在沒有付清房款前想賣房的話,還是由開發商回購的居多,對銀行來說,這樣風險就小多了。當然,對購房者而言,討價還價的餘地也小多了。
而在采訪中記者還獲知,現在國內熱炒的變更借款人的按揭並不是真正的『轉按揭』,在國外『轉按揭』的完整意義是包括變更貸款銀行在內的。對於這一業務,銀行的反應就有冷熱分化了。據報載,作為上海房貸老大的建行上海分行,顯然對跨行轉按不感興趣,有關負責人表示,雖然建行可以辦理跨行『轉按揭』貸款,但目前還不准備開辦此業務。排行老二的工行上海分行有關負責人也表示,開辦此業務目前有難度,更改抵押物比較困難。而對在房貸市場上起步較晚的中小股份制商業銀行而言,跨行轉按意味著一個重新瓜分市場的好時機正在來臨。
農行一位工作人員認為,國外之所以有跨行按揭,是因為利率市場化,各銀行的貸款利率可能都不一樣,但國內銀行執行的都是統一利率,推跨行『轉按揭』意義不是很大。但在市場上,記者卻聽到了另一種聲音。一位辦理了房貸的朋友說:『銀行之間在房貸服務上其實還是有差異的,如一些銀行允許還款人有3個月的延滯期,並推出了電話銀行、網上銀行轉賬,以及還款缺額預通知制度,盡可能方便客戶還款,但在我貸款的那家銀行,卻沒有這樣的服務。』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