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業內人士提醒消費者注意五種陷阱
5月—10月是家庭裝修的旺季,本市裝修市場『打折』之風盛行,一場沒有硝煙的價格戰激戰正酣。市民能否在『打折』之中得到真正的實惠?有關專家提醒消費者,面對那些『免費的午餐』和突然而至的『餡餅』一定要睜大眼睛。
『來XX裝修送精品家具』、『讓我們裝修,可免費贈送空調』、『裝修九重禮』……五花八門的贈送、打折聲充斥本市的家裝市場。在本市家裝市場裡,記者看到,幾乎每家都推出了自己的優惠條款。一家裝飾公司為客戶讓利3%,另外一家不僅打出九七折,還送10萬元家庭財產保險。家裝企業『廝殺』一團。當然在目前家裝行業魚目混珠,良莠不齊的情況下,價格戰不失為加速行業洗牌,催熟家裝市場的好方法。而消費者在眾多優惠中,不禁也會產生疑問:商家是真的讓利,還是羊毛出在羊身上?更重要的是裝修質量能保證嗎?
業內人士就此提請消費者注意五種陷阱。首先目前市場上一些所謂的『打折』是概念打折。一些公司推出的『打折』只是招攬客戶上套的幌子,待到實際洽談時,家裝公司就會大打折扣,把打折的范圍局限在工費和輔料之內。其次是在預算報價上做手腳。先報低預算價格,在工程進展到一定程度,家裝公司能夠控制消費者後,要求消費者調整預算,工程最後往往出現結算遠遠高於預算的情況。第三是不開發票,一些消費者為貪圖便宜,往往會應家裝公司的約定,不開發票,降低報價,結果在出現裝修質量問題時『啞巴吃黃連』,無據可依。第四是在施工隊的選擇上拉大差距。因工藝水平、生存成本等方面的原因,施工隊的差價有時很大,正規施工隊和馬路游擊隊的施工質量是有很大差距的。第五是明降暗漲,以次充好。裝修公司的報價單項目繁多,其在報價上稍做手腳,就會欺騙消費者,達到明降暗漲的效果。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