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中國社科院7日在京發布了2011年《經濟藍皮書》,這是自1992年首次出版以來,社科院已連續出版的第20本類似書,它已經成為中國社會科學界對中國經濟形勢進行分析和預測的重要平臺。藍皮書稱:『明年如果調控放松,房價將報復性反彈。價格可能上漲20%至25%。』
如果繼續加強調控,明年房價可能略有下降或溫和上漲。藍皮書預計,2010年住宅價格將上漲15%。相比2009年的25%左右漲幅下降10個百分點。
這是該書對近年我國房地產形勢與調控作出分析後所做的判斷。該書分析稱,今年全國城鎮居民的房價收入比是8.76,比去年上昇了0.46,相當於普通城鎮居民家庭8.76年不吃不喝可買一套房。
記者注意到,2009年12月7日社科院發布《經濟藍皮書》指出,85%的中國家庭沒有能力買房。今年藍皮書發布後,同樣分析稱85%的中國家庭無能力購買住房。幾天前,戴海飛的『蛋形蝸居』引起人們廣泛關注。雖然現在已經搬走了,但他曾稱『工作300年在京也買不到一套房』言猶在耳。85%家庭買不起房!這只是全國城鎮的平均水平。如果按照北京等一線城市房價收入之比在10之上計算,比85%以上更多的家庭是買不起房的。
房價之高、漲價之快,舉國關注。國務院及各個相關部門自今年4月以來相繼推出了一系列強有力的調控措施。藍皮書指出,這些措施對房地產的調控成效是顯著的,開發商囤地現象得到了初步的遏制,利用貸款投資和投機住宅的需求也初步得到了控制。
但是,一些深層次的矛盾並沒有解決,比如地方政府對土地財政過分依賴,催生其積極地高價賣地,而地方政府作此決策則在於地方錢少事多,以及其他更深層次的問題。
正因此,藍皮書指出有三方面突出矛盾需要逐步解決:一是實現居民買得起房的目標與猛烈推高房價的土地買賣制度之間的衝突;二是中央要求控制房價和中央與地方之間財政稅收關系不順的衝突;三是土地是用來吃飯,還是用來居住的矛盾。
這其中每一項矛盾解決起來都頗為不易,但明年的調控仍然不能放松。基於此,藍皮書指出,中央政府須下決心解決住宅問題,加大城鎮居住用土地供應,改革土地制度和地方政府財政稅收渠道,出臺房產稅,嚴厲打擊土地囤積和房屋的投資投機行為,讓房地產開發商的利潤回歸正常水平。只有這樣,2011年的房價有可能略有下跌,或者其漲幅最多為6%,低於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和農民工工資增長速度。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