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成交量下滑或許將成為引燃樓市拐點的導火索。若政策能夠不斷強化落實,一線城市量價齊跌的局面或許下月出現
上行下效——『9·29新政』出臺僅半月,新一波地方細則再次攪動中國房地產市場。最新消息顯示,目前上海、深圳、廈門等七城市先後出臺地方樓市調控細則,除了增加保障房供應外,國家政策的『一刀切』為地方政府提供了樣本,限購、限外、限貸、限價成為各地調控的主要手段。
面對地方政策的不斷加碼,對市場最為靈敏的二手房降價壓力已迫在眉睫,房價拐點導火索一觸即燃。
地方『四限令』緊跟中央『新國十條』後,北京首開限購先例,此後為眾多城市效仿。『9·29新政』後,深圳、廈門、上海、寧波、福州、杭州相繼出臺限購令,這一看似非常規的政策,已被地方政府駕馭得輕車熟路。
記者縱向比較各地政策發現,在各種版本的『限購令』中,北京、上海、廈門、杭州的政策較為相似,其實質在於『每一戶家庭可新購一套住房』,有報道將其解讀為,『不管此前有多少套住房,不管是本地戶籍還是外地戶籍,都有且只有新購買一套住房的資格和權利。』
『限購』從非常規手段走向常規,同時,作為樓市調控通用手段的『限貸』也有了一些新意。除了各地嚴格執行國家政策,全面叫停第三套房貸款,第一套住房貸款一律三成起,嚴控消費類貸款用於購房外,日前出臺的上海樓市調控細則規定,停止對購買第三套住房及以上家庭住房公積金貸款。
而昨日,上海再次對住房公積金貸款政策進行調整。上海公積金管理中心昨日發布《關於調整2010年住房公積金個人貸款政策的通知》,規定改善型二套房首付需五成,貸款最高限額降至40萬元,非改善型二套房及三套房公積金停貸。有分析認為,上海這一地方政策將同北京『限購令』一樣,成為其他地方紛紛效仿的對象。
在『限購』、『限貸』基礎上,寧波、深圳與福州等地則添加了限制外地戶口持有人購買住房的『限外』條件,其核心基本貫徹了國家政策,既對無法提供在該市1年以上納稅證明或社會保險繳納證明的非該市戶籍居民,暫停購房資格。
與此同時,另一非常規手段——『限價』也不時見諸報端。據媒體報道,上海樓盤將開始『限價』,新盤售價只能降不能漲。此前,上海市也曾出臺『通知』規定,『各區(縣)房管部門要強化對商品住房項目銷售價格和變動幅度的指導和審核,房地產開發企業調整銷售價格超出已備案銷售方案范圍的,應當再次報所在區(縣)房管部門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