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上海的高層建築究竟有多少?據上海房地資源管理局有關部門統計,截至2001年底,上海已建成的高層建築已達4226幢,其中智能建築約500幢,總建築面積7410萬平方米,遠遠超過香港,不僅在全國居於首位,在世界也是排名第一。
據上海權威部門確認,上海高層建築『年歲』最大的要數位於延安東路的原上海市房地局辦公大樓(原名亞細亞大樓)和上海民用設計院辦公大樓(原名有利大樓),它們都建於1913年。80多年來,隨著社會和經濟的發展,上海曾出現過3次建造高層建築的高峰,前兩次共建造了1095幢高層。第三次共建造了3181幢,比前兩次的總和還要多。特別是從1995年至2001年6年間,上海一下子就冒出了3742幢高層建築,平均每年建成的高層達623幢左右。如按此速度增長,到2005年,上海高層建築將超過7000幢。
更令人驚奇的是,上海不僅高層建築年年在增多,而高度更是年年被刷新。據了解,建於1934年的國際飯店曾以78米高度在上海稱雄了半個世紀,直到1983年纔被92米高的上海賓館所代替。然而,在以後的短短幾年時間裡,上海高層建築的高度又不斷被改寫。1987年,131米的電信大樓和143米高的靜安希爾頓賓館拔地而起;僅隔兩年,就被154米高的新錦江賓館所代替。相隔一年,165米高的上海商城又成了上海最高的大樓建築。而現在上海最高建築早在1995年以後分別被202米的信息樞紐大廈、238米的國際航運大廈、283米的明天廣場、288米的恆隆廣場所代替;1998年8月28日建成的金茂大廈更以420.5米高度雄踞上海高層建築榜首。
目前世界各國對高層建築沒有統一的標准。在我國,按建設部規定,凡8層(含8層)以上大樓即為高層建築,而按公安部規定,10層以上纔定為高層建築。
改革開放以來,一大批具有現代氣派和民族風格的高層建築競相出現,光彩奪目。其中單以建築體型來說,就有聯誼大廈和瑞金大廈的『方』,金橋大廈和新錦江的『圓』,花園酒家的『板式』,城市酒家的『鋸齒』,太平洋飯店的『弧型』,揚子江酒家的『幾何斜面』,虹橋和銀河賓館的『三角斜面』,錦滄文華的『骨牌』,錦明與晚報大樓的『八角雙塔』,解放日報的『方棱組合』,還有U字型的太陽廣場大廈,山字型的波特曼,風車型的華亭賓館,凹凸型的電管大樓,以及棱椎體型的明天廣場、白玉蘭型的上海外灘活動中心、寶塔型的金茂大廈等等,令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
上海專家認為,在寸金之地的上海建造一定數量的高層雖有其必要,但問題是現在上海的高層建築實在太多,政府必須采取有力措施加以適度控制。特別是住宅建築,高層不宜太多,更不能再建造像60層高的世貿濱江花園這樣的超高層住宅,因為這不僅給居民生活會帶來極大不方便,而且一旦發生災情,更會給搶救工作帶來極大的麻煩。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