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沒有家具,一個家就沒有內容;沒有光,一個家就沒有靈魂,而只是個殼。
這兩個領域,我們的室內設計師的認識不夠,通常是放棄的,所做的往往是陪著業主去挑選家具、挑選燈具。
這期,我們討論一下家具及燈光的布置。
家具是主要裝飾
裝飾重於裝修,現在已經成為共識。裝飾,普通又分為硬裝飾和軟裝飾兩個部分。硬裝飾主要指頂面、牆面和隔斷部分的裝飾,如石膏吊頂、毛石電視牆、壁爐、羅馬柱等造型,這些花費不菲而又缺乏個性和彈性的做法漸漸被放棄,業主現在找到設計師照例是『要簡潔』,開始重視後期裝飾,如陳設小品、布藝、綠化,甚至是移動家具。
那麼,所謂裝飾,重要的是什麼?書畫還是雕塑、擺件、燈具、家具等等。
家具是室內裝飾的最重要的部分。它是這麼的重要,使得有時候我們會將為房子挑選家具與為房子做室內設計視作同一件事。家具在室內設計中是佔如此重要的角色,因此它不但須與室內設計配合,本身也須富藝術性。即便是配合室內設計而制作的固定家具,它的重要性也絕對與室內設計本身不相上下。
家具是人的延伸,人坐在上面,躺在上面,有用的沒用的東西放在它的裡面,放在它的上面。簡潔的背景前面,凸現的是桌椅櫃幾。忽視家具的家居,不會有品位;回避家具的室內設計師,不可能是優秀的。
在家裡,人是第一,第二是家具。家具很值得討論。
對於家具,我們習慣上是一套套用的。臥房裡買一套家具,餐廳裡一套家具,客廳裡當然更是一套沙發,再配一套幾案櫃櫥。整套使用家具,家裡顯得嚴整,但有時候就顯得呆板,覺得缺少味道。特別是客廳,一二三沙發,或九十度轉角擺放,或國字型擺放,老是這點套路。套路規整歸規整,但就是因為規整了,很多家就像是帶家具出租的公寓。
家具的配置合適與否,其實無關乎古典的還是現代的,是中式的還是西式的。現代的家具可以和古典的家具和諧相處,中式的家具和西式的家具也可以和諧相處,只要它們的個性是一致的。所以,非配套(或者說不配套)家具布置,時下正悄悄地流行著。
非配套家具的搭配主要有3種:
1、不同的家具,設計風格一致,但形態、色彩、質感各異;2、家具的色彩不一樣,但形態相似;3、大跨度家具搭配。古今中外的家具,不管色彩、形態、質感、材料是否一致,只要家具的品質好,也就是設計好,制作工藝好,就可搭配在一起。不同時代的家具,不同造型、風格的家具搭配,使室內空間具有敘事性,空間裡具有時間的跨度。
非配套家具搭配主要是在客廳和餐廳。
客廳的布置方法,原則是越隨意越好,不對稱擺放。沙發可以是布藝的、藤制的、竹木制的,只要坐得舒服又好看。可以呈正方形布置,可以是扇形的、圓形的,或者是散放的,因地制宜。局部牆面可以擺放別致的家具做點綴,如過道放置中國古典的幾案、花架或西式的多斗櫃,可以放東西又做了隔斷。
可能有的人擔心非配套的家具布置,家裡會顯得亂。其實不然。單個的家具本身是無秩序的,秩序由整體產生。非整套家具布置,不是覺得哪個家具放在那裡舒服不舒服,而是當整體布置完成後感覺舒服不舒服,舒服就是秩序。
家具是有個性的,家具的個性,其實就是喜歡這個家具的人的個性,家具的個性是人的個性的反映。選擇家具之前,先了解一下自己的個性。
中國古典家具
市面上各種風格、款式的家具雖然繁雜,但選擇面無非有這幾類:中國古典家具、北歐家具、德國美國家具、意大利家具。
中國家具,到明代達到成熟,造型非常簡潔流暢,極具現代審美價值。北歐家具從中汲取了大量的造型語言。清代家具將精雕細刻發展到了極致,特別是宮廷家具。審美價值遠不及明代家具。而中國現代家具是折衷主義的產物,沒有自己的東西,東拼西湊,審美價值不高。
北歐家具
北歐家具是現代家具的代名詞,北歐家具的感覺就像一股涼風吹過來一般明快,非常純潔,構成要素極簡單,色彩走極端,對比強烈。
優秀北歐家具的主要特點:
強調人體工學———特別講究科學,根據人的使用來設計,形式服從功能的要求。如椅子,其曲線完全符合人體的曲線要求,人坐在上面非常舒服,人和椅子完全貼在一起。
細部精致———不搞雕琢與裝飾,講究線條,看上去非常輕巧。
北歐家具是現代空間、現代人所需要的家具。其材質都為現代的合成材料,如金屬、玻璃等。
德國美國家具
德國家具非常理性,一般給人的感覺是缺乏創意,缺少人情味,冷冰冰的;美國家具風格混雜,就像美國的文化一樣。德國家具和美國家具有的共同點就是體量太大,人站在它面前覺得自己太小。德國家具都非常結實,就像他們的奔馳車一樣。制作講究,科技含量高,所用的五金件、配件都很厚實、體量大、重。德國人非常講究實用,家具可以用個一兩代人。也因為過於講究實用,故似乎缺乏北歐家具的那種輕巧和靈動。
美國家具一般來講也是如此。
過於講究實用,則往往缺乏創意,而缺乏創意的家具是成不了一流的。
意大利家具
意大利家具是典型的古典主義表現,以形態優美、工藝精湛聞名於世。看一件優秀的意大利家具,感覺猶如在欣賞文藝復興時期的繪畫一般。
優秀意大利家具的主要特點:
精致———不要說是大的部分,即便是每一個細節的地方做得一絲不苟,不可能馬虎。裝飾恰到好處,不會覺得有多餘的部分。
流暢———家具的尺度感非常好,整體比例、各部分之間的比例嚴謹,就像是繪畫的比例一般;大小給人的感覺很舒適,人站在它面前覺得親切。
現代制作的優秀意大利家具用的材料相當廣泛,天然木材、人工合成的材料都用。但無論用什麼材料,其制作工藝都相當精湛,它依然保留了古老的工藝制作手法,如用天然的植物渣、咖啡等處理家具的表面。
光在造型
說起光的設計,不能不提到美國設計大師邁耶的『白色思想』。
如圖是他的作品。天地牆是白色的,門是白色的,幾乎所有的一切都是白色的,但所有的一切都由光來表現。燈光照在牆上、頂上、地上,一灘灘的黃色的光;門縫間透進外面的青藍色的光,這青藍色的光,從有形狀的、明亮的部分向室內漫射,漸漸地、沒有任何痕跡地融入白色之中。你看到光在白色的背景上『繪畫』,整個房間就是抽象的光影圖,光影產生了立體的造型。
離開了光影賦予這個空間的色彩,這個空間其實只是一片蒼白。
任何環境都受到色彩的影響,但白色最能反映這種影響,白色就是強調了環境的變化。白色不是色彩,說簡單它簡單到極點,說豐富它豐富到極點,白色在不變中求得極為豐富的變化,這個變化就是光影色彩所賦予的。
這個作品,包含著白色大師邁耶對光的深刻的詮釋。非常富有禪意,需要去領悟。
家居的光
業主對光的設計往往不懂,只對燈具感興趣,逛燈具市場逛到頭暈目眩;而大多數設計師對光的設計認識有限,做出來的東西無非是:當中頂燈,沿牆周圍一排射燈。家裡弄得亮堂堂的,燈光設計很單調。
我們現在對光的認識,大多是沿用了辦公空間和商業空間的燈光概念。辦公空間的燈光,目的是為了在其中的人的工作,所以需要亮麗、通透;商業空間為了吸引顧客,除了亮麗、通透,還非常需要燈具的裝飾性。
而家則不同,家不是公共空間,家就是休閑、私密,主要是局部照明。家居的光,應該比商業空間的更豐富、更富有層次;而燈具造型則宜簡潔,不需要很張揚。是光,而不是燈具,如果24小時都有需要的自然光,家裡最好沒有燈具。
家居光的設計,就是在功能需要的基礎上,弄清楚光影關系,使空間產生延伸性和層次感,構成立體的光影效果。
如:餐廳,光的設計需要有幾個層次,吃飯時就是亮,喝茶時可以暗一些。客廳,可能是家裡唯一會用到大面積照明的地方,主燈是需要的,有客人來的時候可以打開。而通常時候,所需要的是落地燈、臺燈之類的直接小區域的直射或反射照明,也可以將光源安排在客廳之外,從客廳外面照過來。臥室,可以用間接的地燈光照。
中國傳統的花格窗、燈籠等,其用意主要是為了產生光影效果,使光更豐富,現代家居的光的設計也應該如此。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