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集體裝修故事之采購還未行問題先一堆
搞集體裝修采購是頭一次,召集領導開會也是頭一次,一家伙招呼了六七十人更是頭一次。預計二三十位出席,所以就找了家九點關門的家居城,原本准備借用人家的茶座聊完了走人,哪想到來了這麼多口子,不僅坐滿了座,連通道裡擠的都是人。這下可好,驚動了商場的保安,一個看似負責安全的人非常嚴肅地詢問:『這是出了什麼事?』
天黑了,街上還下著雨,乾脆大家就在商場的屋檐下一邊躲雨一邊傳達情況,具體進展到什麼程度了,還有哪些項目在談,都有什麼做保障,一會兒全體傳達,一會兒分組討論,很像那麼回事。
剛組織就是沒經驗,連開會的問題都沒有想到,就更甭說其他的了。一開會開出了問題不少。最大的問題就是售後服務的保障,廠家供貨大家倒不太擔心質量,關鍵是服務怎麼辦?在建材城買的東西都要和市場及廠家簽訂合同,而集體采購就不同了。以前從來沒有這種形式,所以沒慣例。廠家看見這麼多客戶,自然是願意做這筆生意,可不能跟大家簽銷售合同,那樣人家建材零售市場不答應,所以一切只能是廠家的口頭承諾。大家拿不到白紙黑字的憑據心裡自然沒底,我也一樣呀,出了事牽頭的要擔責任。如果中間找個法律機構代理,可是從中產生的費用一攤到底合適不合適,或者這個機構是否會為我們辦這件事都是個未知數。而且接下來的收款就是更大的問題了,廠家做這種生意按行規要先交30%的訂金,廠家不直接面對個人,非要交齊纔辦,誰來收錢又成了麻煩事兒,雖說大家是鄰居,可畢竟是接觸不多,幾乎都是一面之交,憑什麼要相信你呢?
光是這幾個問題就鬧出了很大分歧,有些鄰居很大度,一句話:我們全聽組織者的,充分相信你。這些話聽了特讓人感動,可要想把事情辦成,光靠別人的大度是不成的,必須得有點嚴格的條例纔行,可這條例訂出來效力有多少,大家會遵守嗎?疑問太多了,大家一時間有點卡殼。一邊是能節省三成的利益,一邊是沒有嚴密體系保證的種種疑惑,到底是上還是不上,大家心裡都在打鼓。
我也一樣,想辦成一件大家都受益的事,可要看付出的代價值不值得,況且後面尚不知有多少還沒暴露出的問題,最後會不會搞得大家不滿意。現在回想起來,如果真被這些問題羈絆,可能就沒有這次『轟轟烈烈』的集體采購了。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