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融資“絆腳石”
“以前,通過房地產項目拿抵押貸款很容易,有房地產開發業務的上市公司,在資本市場也很受歡迎,但現在這些融資渠道都被卡緊了,有房地產業務的公司甚至無法通過股市融資。房地產成為融資的絆腳石,也是很多上市公司剝離房地產業務的重要原因。”一位曾參與過房地產項目增發的投行人士坦言。
不久前,海南航空擬將地產業務出售給關聯方,這被外界認為是為了其再融資能獲放行。而白酒業的兩家上市公司金種子酒和水井坊也將房地產業務剝離。
11月下旬,水井坊公告擬剝離郫縣房地產開發項目(水井坊全資子公司成都聚錦商貿有限公司在郫縣擁有商住用地535畝,賬面土地成本約5.3億元,目前尚未開發)。水井坊董秘張宗俊稱,公司將專注酒類業務,不再從事房產業務。
東方證券認為,水井坊剝離房地產後,再融資預期將顯著增強。目前房地產調控政策已出現實效,房價進入下降通道,水井坊進行房地產開發的成本優勢減弱;更為重要的是,根據監管規定,擁有房地產項目的企業進行再融資基本不可能。據了解,今年以來,沒有一家房地產開發企業的再融資申請獲得通過。
今年5月,宏達股份公告,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四川華宏國際經濟技術投資有限公司,擬向控股股東控股子公司世紀房地產分別轉讓持有的置成房產93.1%以及4.9%的股權,價格分別為11.33億元和0.6億元,此舉可實現轉讓收益約7億元。
其實,宏達剝離房地產業務的另一層目的是為了再融資。退房之後,宏達股份於11月披露非公開發行預案,擬以不低於11.34元/股的價格非公開發行不超過4.4億股,募集不超過50億元,用於全資子公司四川宏達鉬銅有限公司的“鉬銅多金屬資源深加工綜合利用項目”建設及補充公司流動資金。
前景明日黃花
“涉房”上市公司紛紛退出房地產,說辭大同小異,均稱是為了“戰略調整、做強主業”,而其背後的真實動因也十分簡單:看淡房地產後市。
10月,郎咸平曾發表文章稱:在嚴厲調控的2011年,我們發現房地產商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叫做有序地退出,這和2008年的恐慌情況剛好相反。上市企業裡面有序退出房地產業務的公司有很多,包括大江股份、金發科技、建發股份、獐子島、酒鬼酒、金種子酒等。
截至9月底,房地產行業公司平均持有現金19億元,分別較6月底和年初減少4%和11%,現金儲備持續減少。以“持有現金與年內到期債務比率”來衡量,到9月底,房地產行業該指標的平均值為1.10,已逼近警戒線,分別較6月底和年初水平下降10%和33%,行業整體的現金償債能力進一步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