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近年來,房地產市場糾紛激增,投訴量也高於從前,其中有相當一部分是由於購房者前期對房產常識缺乏了解,類似『定金』、『訂金』概念不清,交了房款拿不到房,一房二賣,房子已入住幾年仍辦不了房產證,等等一系列問題,針對消費者在購房過程中面臨的風險,本報將陸續會發一些購房警示來提醒購房者,幫助大家盡量回避風險,順利購房。
住宅·律師:
小心買到被套『夾板』房
買房時,開發商把房子說得十全十美,等到辦房產證時纔知道房子早就被開發商抵押出去,被套上了『夾板』。遠離那些被套上『夾板』的房子呢?據業內人士介紹,為解決融資問題,一些開發商會選擇把土地或在建工程抵押給銀行以獲取貸款、周轉資金。但是,一些開發商為了順利賣房,不願將樓盤的抵押情況事先告知購房者。
對此,律師表示,土地被抵押的商品房存在很大的法律風險,消費者購買商品房時,最好在買房前去當地房地產交易所查詢該樓盤是否已經取得《商品房預售許可證》。另外,簽訂合同後,購房者要敦促開發商將購房合同到房產主管部門備案,以盡量降低購房風險。
商業·專家:
挑選注重後期經營的產品
西安『限購令』已落地,購買住宅處處受限。很多投資者已將目光轉向商業地產。部分開發商也會在此時一改以前住宅售罄纔銷售商鋪的做法,在推廣住宅的同時也銷售商鋪,以加速資金回流。但是投資商業地產,價格相對較高,投資總額也高於住宅,風險相對較大。
業內人士建議盡量注意以下三種情況,其一,只重銷售,後期經營被忽視。目前在開發的商業地產項目多數采取出售產權然後包租幾年的經營方式,這與眾多投資商的資金壓力密切相關,與買家風險意識不足也直接相關。其二,售價過高,透支未來。購買商鋪的業主很多都是出於投資的目的,我們一般用商鋪的年租金和投資總額計算這個商鋪的年收率。然而事實上,有些商業項目的售價已過高,租金根本不足以支橕。其三,前期規劃不到位。待房子造好再來規劃,其實是得不償失。(記者唐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