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開發商拿地時無限風光,一些成交地塊甚至貴為『地王』。為何數月或者兩三年間,眾人艷羡的『香餑餑』就成了欲甩不能的『包袱』?
南京有關部門曾就2007年高價地塊進行過跟蹤調查,發現2007年的7個『地王』沒有動工或已停工,5個『地王』盡管動工卻至今沒有上市銷售。有關人士表示,今年出現退地情況,有些原因是在房地產調控後,一些板塊的發展沒有預期快,地塊周邊的配套建設遠遠沒有跟上,房地產開發幾乎處於停滯的狀態。
在樓市調控吃緊的情況下,資金問題可能是讓開發商拿地後進退兩難更關鍵的原因。上述嘉定區人士認為:『不排除個別開發商在舉牌競拍時有情緒化因素。舉牌時資金沒問題,但市場的不確定性很多,難保以後會不會遭遇困難。』
南洋地產中國區總經理鍾沛說,比如說被收回的南京仙霞區地塊,總價款7億多元,到土地收回前還有4.26億元未付。開發商如果選擇貸款開發,需要貸款6-7億元,用於支付土地款和建設費用。今年房地產調控後,銀行普遍收緊了貸款規模,同時提高了開發貸款利息。算下來,一年的利息需要4000萬元左右,兩年一個建設周期利息需要約1.2億元。開發商從目前房價走勢判斷,兩年後即便建成銷售,也無法達到一定的利潤,既能償還利息,又能達到項目平均贏利水平。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