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在城市化變局中,廣大的中國城市是推行低密度的花園城市建設,還是高密度曼哈頓模式的集約型城市建設,應是擺在城市管理者和泛地產開發商面前的一道深刻命題。
任志強和饒及人曾就18億畝耕地紅線展開的爭論應該具有較廣泛的代表性。任志強認為國家卡住18億畝耕地不准城市化,是造成城市土地供應緊缺的原因,並拋出『城市化就是要把農村的宅基地集中起來變成城市』的觀點。此觀點卻引發了城市規劃專家饒及人的反駁,他提出『不要為了這一代的繁華把子孫的地都分掉,保住18億畝耕地不准做房地產開發是對的』。
現實情況表明,快速城市化是大勢所趨,泛地產開發商必是城市化變局的生力軍。但18億畝耕地的紅線卻是不能撼動的。怎樣完美均衡?對這個問題的回答同時就應該是『中國選擇何種城市發展模式』的答案。其實,對中國而言,答案很明確了,集約型城市應是我們正確的選擇。
那麼,怎樣真正做到城市化集約型發展?集約型發展就是依靠提高生產要素的利用質量和利用效率,達成經濟增長。以這種方式實現經濟增長,能耗更少,成本更低,經濟效益更可持續。
具體到城市集約型產品,集休閑、娛樂、辦公、購物、居住等功能於一體的城市綜合體已經出現,這種城市綜合體的先進性在於功能復合、資源共享,價值鏈互動延伸。在有限的土地資源上同時開發住宅、寫字樓、酒店、購物中心等不同物業,從功能上實現了土地的集約化利用。
既然是集約型開發,就繞不過容積率問題。以城市綜合體理念開發的沈陽華府天地總佔地面積17萬平方米、規劃總建築面積約190萬平方米,容積率高達12。同樣以城市綜合體理念開發的裕景·大連中心總佔地約6.23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約80萬平方米,容積率達14。石家莊勒泰中心佔地6.5萬平方米,建築面積達54萬平方米,容積率約為9。由於城市綜合體的容積率大大提高,其單位產出也更多。
不僅如此,各種經濟活動在城市綜合體內互動,各種資源有效整合,物業資源獲得優化配置,從而發揮更大的空間效益,既省地又節能。
近期,一份權威機構調查顯示,集約型城市綜合體內的各種業態和物業的運轉效率,將提高36%,節能收益將提昇42%。
麥肯錫一份報告預測,按照中國目前的城市化速度,中國城市人口將從2005年的5.72億增加到2023年的9.26億。新增的3.5億城市人口(相當於今天美國的全部人口),又將佔據大量的土地資源和城市空間。我們何以承擔起如此多的城市增量人口?
強化集約型城市綜合體的開發力度,就是要解決高容積率的問題。只有這樣,纔能最大可能地減輕城市系統壓力,提高城市總體空間效率,這應該是中國廣大有前瞻性智慧的城市管理者和具備企業公民責任感的開發商對歷史及未來負責任的共識。
解到,蘇寧環球拿下的上海地王將被用於建造蘇寧華東區總部,項目還在籌備階段,並很快會啟動。重慶龍湖萬元樓板價拿下的青浦天價土地已經開始動工,預計今年年底首批樓盤將會上市。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