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百安居難掌主導權
百安居指點江山,家裝公司在定位上求異,或做得更專業,在一段時間內可與其並存。
百安居中國區總裁衛哲分析,按杭州目前樓盤的開發量、市民用於每套住房的裝修款為總房價的15%計算,杭州家裝市場每年有80億到100億元的業務量,百安居最多佔其中6%到7%的份額。所以,其他專業市場的存在是有理由的。如果在定位上與百安居錯位,或做得更專業,可能在一段時間內會並存。
業內樂觀人士認為,未來幾年中,家裝市場主導權仍將掌握在專業公司手中,但長遠來看,就難說了。
對家裝來說,未來會有極大變數:如果國家政策強制推行全裝修成品房,開發商很可能因為目前的開發利潤下降,轉而霸佔家裝業務不放,自己做;或者即使向家裝公司尋求合作,估計條件也會很苛刻,把利潤空間壓得很低。
另一個變數:『裝修游擊隊』一直消滅不了。事實上要消滅『裝修游擊隊』於法不通,他們只有偷稅逃稅可以去管,他們所承接的裝修業務如果沒出問題,同樣是合法的。看目前的動向,『裝修游擊隊』也在設計、裝備等方面改良形象,甚至有的也穿上了正規軍的制服。事實上,目前絕大部分所謂正規的裝修公司,施工部分仍然是依賴『游擊隊』,只是在營銷、設計、施工管理、運作程序、信譽上更像樣些而已。『游擊隊』與正規軍本質上的區別有多大,很難說清。
市場定位堅持差異化、培養家裝企業的品牌和核心競爭力,將是未來家裝企業的生存之道。家裝企業,已經到了迫切需要改變處境的時候了。
通常,家裝市場有這樣一種劃分,約5萬元以下為低檔裝修,5萬-12萬元為中檔裝修,20萬元以上為高檔裝修,主要相對於房子的使用面積來計算。家裝公司應該明確自己的強項,重點做某一檔次客戶,形成或發揮自己的特色優勢。或者,專做某類型的物業,如東易日盛,多年堅持走中高端和高端路線,其業務一直在穩定發展。種種跡象表明,未來二手房裝修必然會成為市場的主角。
至於盈利模式,怕也得及早考慮。杭州一些大的品牌公司如九鼎、東日、龍發、歐林等,大多有自己的產品生產基地,供應成品門窗、廚衛、家具、沙發等,這是縱向發展的做法,能夠從建材供應商那裡挖取利潤空間,但也存在市場風險。產品難以做到多元化、系列化,可供選擇餘地小。另一種模式,是橫向拓展,如南鴻裝飾,聯合了數十家家居品牌供應商,用自己的量,爭取更低的供應折扣,這一模式的不足在於上下游有時不夠協調,家裝公司指揮不靈。
除了百安居在全國打入家裝市場,另有幾家建材供應商如家福特、華美也都采用了『團購+零售+裝修』的經營模式。一些家裝界的人士認為,超市賺錢的手法『掩飾』得非常好,『零利潤』的說法事實上不可能。據了解,專業家裝公司60%-70%業務都是只包輔材、不包主材的半包形式,它的利潤點主要放在裝修建材(輔材)、人工費、監工管理費;而超市采用不包任何主材和輔材的全清包形式,裝修只報人工費,建材價格額外算。事實上,他們賺的就是主材、地磚、潔具那一塊,那是一個很大的利潤空間。
不管怎麼說,百安居給中國家裝市場帶來了有益的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