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二手住宅市場上,公司業主放出的“筍盤”頻現,業內人士表示,對於這種“筍盤”買家要注意交易過程中的稅費以及今後的改造成本;而對於持有住宅物業的公司來說,在目前住宅與商用物業價格倒掛的情況下,公司業主賣出住宅買入寫字樓是比較好的選擇。
意想不到: 186平方米 單價才11000餘元
記者走訪二手市場時發現,二手市場上“筍盤”依然不多,小業主們依然抱着觀望的心態。
近日在走訪琶洲的二手市場時,驚奇地發現找到的幾套“筍盤”都是公司放出來的,在畔江花園和世港國際公寓,中介們向記者推薦了兩套“筍盤”,其中一套是畔江花園的兩套兩房單位打通成一個186平方米的大單位,業主叫價11000餘元/平方米,而該樓盤相似單位的叫價一般都在13000~14000元/平方米以上。
公司業主對市場較敏感
中介人員告訴記者,該物業的業主是一家公司,業主要求買家一次性付清,因此價格才比較“筍”。此外,業主要求實收,算上稅費後單價不超過13000元/平方米,還是低於市價。
雖然住宅商用被明令禁止,但這種情況依然存在。公司在住宅內辦公可能有多方面的原因,有些是貪圖住宅的日常費用比較低,有些是在以前住宅價格低於寫字樓的時候就買入住宅用於辦公。
滿堂紅地產戰略管理高級主任沈銳培告訴記者,這種情況主要集中在商業旺地,如天河北到龍口東路一帶,五羊新城以及一些批發市場周邊。
中介人員告訴記者,從總量上來說,公司業主持有的住宅物業所佔的比例並不多,因此這種現象總體來說數量也不多,但是公司業主往往對市場比較敏感,在樓市風向轉變的情況下,一些業主爲了能夠快速出手,會以比市場略低的價格放盤。
多個心眼: 購公司物業要繳較高營業稅增值稅
對於買家來說,除了關注價格“筍”之外,對於這種房源還要特別注意稅費情況以及改造成本。首先,公司物業過戶過程中是要繳納較高的營業稅以及增值稅的,而目前市場上業主報價大多采用“實收”的方式,因此買家一定要了解清楚物業需要繳納的稅費再“下定”買房。
部分資金流到商業地產
沈銳培表示:“一般來說很多原來用於辦公的住宅的結構都會被原業主改造過,買來做住宅的話肯定要再進行一番裝修改造的,即買即住的可能性不大,買家還要算這一筆賬”。
“在目前住宅和商用物業價格倒掛的情況下,這些公司賣出手中的住宅物業而買入寫字樓是比較好的選擇。”滿堂紅地產研究部高級經理周峯表示。
由於住宅投資受限,住宅領域的流動資金分流到商用物業領域的跡象非常明顯。滿堂紅地產的報告顯示,一季度企業購置二手寫字樓物業的現象有所增多,包括熱電、經貿、信息諮詢、科技、銀行等企業購入江燕科技大樓、津濱騰越大廈等數層物業作爲自用或出租。
對於小公司來說,辦公地點從住宅搬入寫字樓利大於弊,雖然寫字樓的管理費水電費會高於住宅的標準,但搬入寫字樓之後能夠提升公司的形象。此外,政府對於住宅商用已經明令禁止,搬入辦公樓之後能夠避免這方面的風險。
因此,對於那些依然持有住宅物業做辦公場地的公司來說,可以先套現手中的住宅物業,規避調控風險,然後根據自己的資金實力,租賃或者買入自己能夠承受的寫字樓物業。 (記者陳芳)
| 發表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