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從“國八條”到“省八條”再到“濟十條”,近段時間,房地產市場的調控政策接連出臺。記者近日走訪發現,隨着樓市新政對住宅地產市場的強力調控,投資流向出現衆多出口,商業地產便是其中之一。而作爲商業地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商鋪更是受到衆多投資客的青睞。
商鋪投資進一步轉熱最近一段時間,投資客肖鬆一直穿梭在泉城路、經四路以及幾個大型社區之間,他在考察、比較區域商鋪的投資價值。而就在一年前,他還對商鋪基本不關心,更多是把目光和資金投向商品住宅。“形勢變了,國家對住宅的調控力度越來越大,很多城市都出臺了限購令,對我們這樣的投資者打擊很大,必須要轉換思路了。”肖鬆說,現在房產新政的壓力越來越大,住宅市場的未來發展不明朗,有些房地產商已開始考慮轉向商業項目,他和一些圈內的朋友也開始跟着轉移資金流向。
記者走訪經四路、泉城路、濟濼路和北園大街等路段發現,沿街商鋪的受關注度這段時間持續走高,每天都有不少人前來諮詢、洽談。記者還注意到,那些位於城市主流商圈內的社區商鋪由於其獨具的商業、升值價值,也成爲許多投資者的目標。
市場分析人士表示,目前無論是—線城市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還是蘇州、杭州、武漢、合肥等二線城市,商業地產的活躍都已成爲樓市亮點。有關統計數據顯示,在上海,商鋪和寫字樓價格同比2009年漲勢驚人;在深圳,由於商業地產的火爆,已出現惜售現象。在我市,雖然目前整個資金流向商業地產的現象還不是特別明顯,但越來越多的投資客把目標轉移到商鋪、寫字樓,不排除他們觀望一段時間後開始出手。
大量“閒錢”尋找出口業內人士分析認爲,商鋪轉熱主要受兩方面因素影響:一是樓市調控進一步加劇,而一輪輪的調控又主要針對住宅,並未涉及商業地產。相反,國家推出的刺激內需政策,使城市的商業活躍度日漸提升,再加上人們對通貨膨脹的預期,商業地產的投資機會似乎一下子迎來了春天。
更爲重要的一點,近幾年來隨着商品住宅價格的大幅上漲,按照“商鋪價格爲同一地段住宅價格2到5倍”的一般規律,商業地產的價值正得到人們的重新認識。而且,目前市場上的資金流動性依然過強,大量“閒錢”尋找出口,商業地產無疑成爲—個很好的資金轉移出口。
同時,寬鬆的銀行貸款政策也讓—部分投資者有能力投入到商鋪投資中。二是近幾年濟南的城市改造步伐加快,商業格局也隨之不斷髮展並逐漸形成。目前,泉城路商圈、大觀園商圈、北園大街商圈、洪樓商圈、英雄山商圈等已日漸成熟,很多新商圈也在醞釀形成中,良好的發展氛圍讓投資者信心十足。
投資不能只考慮價格記者發現,當商業地產日漸走紅時,人們對於商鋪的購買往往會帶有一定的盲從性。一些投資人因爲沒有豐富的經驗,在買商鋪時只考慮價格,認爲只要價格合適就行了。
業內人士指出,並非所有的商業地產都值得投資,相比商品住宅,商鋪衡量價值優劣除了首要因素地段之外,還有更爲複雜的因素。在同樣地段下,不同商鋪的經營狀況可能有天壤之別,甚至同一間商鋪,前一家做敗,後一家卻很興旺。究其本質原因,就在於商鋪的用途爲“商業”,經營的成敗起着關鍵作用。因此,投資者在選擇商鋪的時候應考慮周全,瞭解深入後再下手,不要一味跟風,否則會得不償失。
專家建議,投資商鋪的最終目的是實現利潤最大化,在已經成熟的商圈投資商鋪,其成長空間相對小一些,因爲開發商的開發成本很高,所以銷售或出租價格也非常高。投資者可考慮選擇那些正在發展中的成長性區域,那裏的商鋪起價相對較低,升值空間也較大。
合理規劃防範風險商鋪投資獲利豐厚,一直以來就有“一鋪養三代”的說法。但高回報的同時也存在風險,因此,在商鋪投資中如何規避風險就成了比較重要的問題。
投資專家指出,經營商鋪的關鍵是要意識到是長線投資,合理的規劃和專業的管理可以規避商鋪投資的風險。投資者除了要關注自己的經營項目,還需要了解相關政策,如交通、道路改善、舊區改造、市政動遷等,只有對商鋪未來的環境有深入瞭解,才能保證商鋪本身的價值提升。
對沒有經驗的初次投資者來說,“先租後買”是一種最保險的投資辦法。因爲最開始對商鋪前景的預測總會和實際情況有一些差距,投資者先租下商鋪,在經營的過程中才會發現項目是否真的值得長期投資,此時再決定是否買下也不遲。如果在租賃期內發現狀況不好,那麼損失也將是比較小的。在進行投資決策的過程中,如果自己對市場狀況不瞭解,最好諮詢專業的顧問公司,不要盲目投入。(記者蘇茂華)
| 發表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