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9月7日,在威尼斯雙年展第八屆國際建築展上,來自中國的張欣憑借長城腳下的公社(亞洲建築師走廊)獲得了『建築藝術推動大獎』。近日,潘石屹和張欣捧著威尼斯雙年展大獎榮歸故裡。一下飛機,被媒體包圍的潘石屹夫婦說得最多的就是『得獎太意外了!』
潘石屹第一次成了成功人士背後的人。他說,張欣為這個公社付出了很多,獎應該頒給她。張欣在談到獲獎時說,本來應邀參展就是想加強交流,長些見識。而雙年展評委會認為商業對建築的推動是最有效的,所以把這個獎項頒給非建築師。
長城腳下建成公社
長城腳下的公社(又名亞洲建築師走廊)是北京紅石實業有限公司在北京延慶縣水關長城附近投資開發的高檔生態住宅。項目佔地8平方公裡,潘石屹旨在創建一個當代建築藝術博物館,收藏當代建築藝術並為中國的建築時代留下精品的『建築師走廊』。一期共有12棟建築,包括一個俱樂部和11棟別墅,分別由12位亞洲著名建築師設計,他們代表了崛起後亞洲的建築思想和建築藝術。
在談到為什麼要挑選亞洲的建築師時,張欣說,上個世紀大量的建設在歐美,那時建築的舞臺屬於他們。而現在,大量的建設在東移,應該是亞洲的建築師登臺表演的時候了。我們之所以選擇年輕的建築師,因為他們思想前衛,注重觀念,主張超越形式,他們的每一個作品都能夠挑戰人們現有的居住觀念。
『建築師走廊』項目於2001年2月4日啟動,目前已經完工並對外開放。為了不背離建設一個『建築博物館』的初衷,方便大家欣賞這一當代建築藝術,紅石公司決定暫不出售一期的12棟建築,而是將這些房子作為特色酒店推向市場。
中國項目首次參展
『建築師走廊』一經推出,就受到來自國際國內媒體的熱切關注。從項目開工到此次獲獎前,國內外媒體的報道連篇累牘,各種榮譽也接踵而至。據紅石公司不完全統計,該項目已經吸引了國內外上千家媒體的眼球,恐怕在世界上也沒有一個項目受到如此的關注。
2002年2月,美國的《國際設計雜志》I.D.(The International Design Magazine)將『建築師走廊』作為來自世界40個創意城市之一的北京的代表作品推向世界。後來,包括威尼斯藝術雙年展前任總監哈羅德·西蒙(Harald Szeemman)和美國當代藝術博物館(Museum of Modern Art———MOMA)的Terry Riley在內的多名著名國際策展人向威尼斯雙年展強力推薦,終於促成『建築師走廊』參加今年的威尼斯雙年展的建築展。
9月5日,建築界頂級展示盛會、本屆威尼斯雙年展開始向媒體開放,『長城腳下的公社』作為中國第一個被邀請參加威尼斯雙年展的建築作品也踏上了征程。潘石屹和張欣帶領著30多人的參展隊伍以及兩噸多重的沙盤、近30平方米的展板和500冊宣傳資料前往威尼斯。
長城公社出盡風頭
潘石屹說:『公社被安排在展會的NO.1位置展出,一進門就是公社的沙盤。得知這樣安排,我當時就覺得預示著什麼。』
一位身在展會現場的網友talktive這樣描述了當時的盛況:『一進入展廳,觀眾的眼珠子立馬就被那個空運來的長城公社模型和介紹建築作品的掛版給搶走了。長城公社展臺以中國概念,群體規模,前衛當代風格,長城的歷史文化底蘊和全部實地建成使用等綜合優勢在住宅類主題展中獨領風騷,把那個叫啥啥的大師都給壓過去了。展會上媒體雲集,大概人家有新聞眼,在長城公社展臺排著隊把潘石屹和張欣給『包圍了』,用中國話播出的內地、港臺媒體由潘石屹當『男一號』,挨著排地猛侃;說洋文的BBC什麼的全由張欣出面接受采訪,頗顯中西合璧,珠連璧合之配合默契。』
顯而易見,代表中國概念的長城公社參展建築藝術作品給展會帶來了來自中國的新鮮視野,成為本屆建築展的一個閃光亮點。
由誰來為公社埋單
獲獎之後,長城腳下的公社再次成了世界關注的焦點。無疑,捧回這樣的大獎對再次提昇公社知名度是件好事。誰都知道把錢擱在自己兜裡最踏實,可潘石屹覺得公社是建築博物館,是用來收藏的,誰給錢也不賣,只能租。將來公社的一期當作酒店來經營,酒店定於10月12日試營業,現在開出的價錢是一晚1000美金。酒店的銷售總監郭芳透露,6月份奧迪公司曾在這裡舉辦了一次新車發布活動,法國大使館還要來這裡租房子,時裝品牌PRADA要來這裡搞活動,路易·維登預約在這裡舉行10周年紀念活動,9月18號還有新人在這裡舉行盛大的婚禮,據說費翔還要到這兒拍廣告……
不要說在北京,在全國乃至世界范圍內也沒有與這個公社類似的地方。把它作為前衛的風格酒店,盡管租金不菲,但想來這裡做活動的大公司、公關公司已經一撥撥前來考察。公社的二期一共有48棟,售價100萬美元,遴選了一期中簡學義等5位建築師,讓他們成批復制自己的別墅,目前已經有人交付定金。
潘石屹說:『新鮮的東西不怕賣不出去,我常跟員工說,要做就要做得像日本的索尼一樣,千萬別做成松下和三洋。索尼第一個把黑白電視推向市場,別人都看黑白電視,索尼又生產彩電。現在的市場上,只要是最新款的數碼相機准是索尼的。』
-相關鏈接
威尼斯雙年展(La Biennale di Venezia)已有上百年歷史,堪稱歐洲歷史最悠久的藝術節,地位相當於電影界的奧斯卡或戛納電影節。其歷史可以追溯到1895年,被稱為『藝術界的奧林匹克』,並與巴西聖保羅雙年展(The Bienal Internacional de Sao Paulo)、德國卡賽爾文獻展(Kassel Documenta)並列世界三大視覺藝術展,是國際藝術界重要的國際嘉年華。從1975年起,威尼斯雙年展加入國際建築展,目前,共涵括建築、視覺藝術、音樂、舞蹈、戲劇和電影六大領域。
每屆建築展都由策展人根據當時國際建築情境訂立不同的展出主題,如第一屆的主題『後現代主義』。第七屆、也是最近一次的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從2000年6月18日展出至10月29日,由意大利建築師福克薩斯(Massimiliano Fuksas)擔任策展人,主題是『少一點美學,多一點倫理』。本屆的主題為『NEXT,未來』。
相對於威尼斯雙年展的其他類型,建築展進行得並不順暢,展期也相對較短。也許建築這種大型而具體的藝術,很難用二至四個月的時間以展覽方式體會。但無論如何,來自世界各地的建築師仍將在新世紀繼續在下沈中的文藝復興古城中討論最前衛的建築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