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佛山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等八部門發布《關於進一步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若乾措施的通知》,提出優化容積率計算方式支持好小區建設、支持『好物業』服務『好房子』等十二條舉措,持續鞏固房地產市場穩定態勢,加快『好房子』建設,加快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
據記者梳理,自今年5月份《住宅項目規范》實施以來,全國已有十餘地圍繞『好房子』出臺了配套文件,從設計標准、技術導則到項目指引,全方位發力推動『好房子』落地。一場以品質為核心的住房革新正在全國范圍內紮實推進,讓『好房子』從民生願景逐步變為現實圖景。
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好房子』的核心意義,一是順應居民對美好人居的訴求,增加有效供給滿足需求;二是通過改善供給結構來帶動需求,讓市場在合理體量上維持活躍,幫助房地產從過去的高周轉、快消化,轉向以品質為導向的發展模式。
政策加碼
地方精准施策
11月18日上海市貫徹落實中央城市工作會議精神推進大會提到,把宜居安居放在首位,加快推進安全舒適綠色智慧的『好房子』建設,推動城中村改造提速、保障性住房擴容提質,開展舊住房綜合整新,加快房屋適老化改造。
廣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10月份發布的《廣州市推進『好房子』建設的工作指引(試行)》明確,鼓勵在建築屋面、停車棚等部位設置分布式光伏發電設備作為住區的可再生能源,與建築一體化設計,滿足安全、美觀及便於維護的要求,且不對環境造成光污染。
上海市9月份發布的《關於進一步促進本市住宅品質提昇的規劃資源若乾意見》提出,『建設全齡友好城市,適應家庭人口數量和結構變化的需求,新建住宅鼓勵靈活可變的戶型設計,增加儲物收納空間、多功能彈性空間,提昇自然采光率與通風效率』等內容。
值得注意的是,各地在出臺『好房子』地方標准時,既有共性底線,也從本地居民的痛點出發,因地制宜制定相應標准。如北方城市側重於保溫和防風,南方沿海地區則會更側重於防潮、防水、抗臺風。
『近年來,各地都在探索「好房子」的落地路徑。從立標准、抓項目、強科技入手,地方政府、企業,協會等一起推進,從宜居、安全、智慧、綠色等角度推進項目評選,形成了一批好項目。』李宇嘉表示,未來應進一步探索如何讓老房子、保障性住房、租賃住房等都能成為『好房子』。
從各地出臺政策和項目落地情況看,『好房子』建設的推進,不僅切實提昇了居民居住體驗、促進住房消費需求釋放,也帶來了供給端和城市治理方式的變化。
某房企『好房子』項目設計師陳劍飛向記者表示,目前,各家房企已經開始立足於政策導向,通過客戶調研及市面產品考察,在各自的產品線基礎上制定適配自身的好房子標准。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嚴躍進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從購房者層面看,安全、舒適、綠色、智慧的『好房子』能極大提昇居住體驗,滿足人們對高品質生活的追求;從城市發展角度來看,『好房子』建設是『四好』(即好房子、好小區、好社區、好城區)的基礎工作,本質上也符合中央城市工作會議對於城市發展的定調。『好房子』有助於優化城市空間布局,提昇城市形象與品質,增強城市吸引力與競爭力;從產業發展來看,『好房子』建設還能帶動相關產業發展,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
嚴躍進認為,從今年市場表現看,『好房子』確實有助於穩定預期並對成交量形成支橕,但如果定價明顯脫離當地居民收入水平,也容易變成『小圈層產品』,品質和可支付能力要一起考慮,纔更有利於助力市場回穩。
頂層設計領航
適配全生命周期
《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提出,『建設安全舒適綠色智慧的「好房子」,實施房屋品質提昇工程和物業服務質量提昇行動。建立房屋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制度。』
在『十五五』時期,『好房子』建設將是推動房地產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發力方向。
在嚴躍進看來,未來『好房子』建設至少有三方面值得關注。一是強化政策引導,尤其是結合2025年的一些『好房子』建設實踐經驗,完善相關法規標准;二是加大技術創新投入,鼓勵企業研發新型建築技術、綠色環保材料,提昇房屋建設科技含量與質量水平;三是推動產城融合發展,鑒於當前房地產市場新形勢,要把『好房子』建設與城市中的產業發展相結合,做好職住平衡。
李宇嘉認為,可以從『好房子+好政策』和『好房子+好服務』兩個方向同時發力。要推進『好房子+好政策』,從規劃、供地、流程、營商環境、交付、配套等方面加大政策扶持,全方位降低成本,比如淨地出讓、拿地即開工等,提振開發商打造高品質產品的積極性。另外,要推進『好房子+好服務』,推進物業管理服務提昇的同時,強化服務范圍昇級,對房屋交付後全生命周期的維護保養,讓房屋本體、電梯、社區設施等得到及時維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