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居住昇級 『住大房子』成置業選擇熱點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每日新報 作者: 編輯:馮丹丹 2025-11-14 13:59:12

內容提要:日前,從多個在售的天津樓盤項目營銷現場了解到,項目『大戶型』產品正在成為樓市置業的熱點,選擇150平方米左右房子的置業者成為選房購房的主流客群。

  日前,從多個在售的天津樓盤項目營銷現場了解到,項目『大戶型』產品正在成為樓市置業的熱點,選擇150平方米左右房子的置業者成為選房購房的主流客群。而對於改善性置業者來說,居住環境的需求昇級便是要追求『空間價值』與『生活品質』的雙贏,於是在選擇樓盤產品時更關注居住空間的使用面積。置業『住大房子』也在改善性選擇的引導下影響著剛需、婚房以及准備在津置業的外地置業者的選擇。

  據了解,近期國內多地樓市出現結構性變化,傳統『剛需為王』的市場格局正逐漸被改善性置業需求所改變。隨著家庭結構變化、居家辦公模式普及及消費觀念昇級,面積更大、功能更全的大戶型住宅產品悄然成為市場新寵,由此也引發了行業的廣泛關注。究其原因,除了置業者對居住空間的生活品質提昇外,居家辦公場景的需求增加,使得更多的置業者對居住空間實用性的需求也從『住得下』轉向『住得好』。有樓盤項目營銷負責人表示,近兩年樓盤銷售的主力是改善性需求的置業者,這一部分置業者很是注重居住生活空間的品質提昇,而樓盤產品在戶型設計方面的迭代滿足了置業者改善原有居住空間的需求,『住大房子』成為前來樓盤營銷中心看房選房置業者的關注點,這其中也包括選擇婚房和一些外地置業者。

  正在辦理購房手續的王先生直言,大戶型承載著多元的生活場景,過去選房看重的是地段和完善的配套,現在則更關注戶型設計和空間利用率。現在的家庭對獨立書房、健身區、兒童活動區等空間的需求顯著提昇,而樓盤項目推出的『主臥套房+雙次臥』『寬廳+寬景陽臺』等設計滿足了對『大房子』使用空間的需求。

  與父母一起來選擇婚房的小劉表示,現在選婚房已經不是過去那種『住得可以小一點,距離父母近一點』了,與其數年後再去考慮改善,不如一步到位,選擇具有生活品質的『大房子』,特別是目前城市區域的多個新樓盤產品相繼登場,區域、地段、學校、交通、生活配套設施都具有優勢,最關鍵的是『大房子』可以享受到完美的生活品質。

  對於關注『住大房子』的置業者來說,『空間即品質』成為新的選擇樓盤項目的目標,大戶型產品成為市場『新寵』,表現出置業者已經從『生存』到『生活』居住理念的全面昇級,曾經作為小眾需求的大戶型產品,正以其獨特的空間與價值優勢逆勢崛起,成為拉動樓市營銷的一股重要力量,標志著房地產市場的消費邏輯從『有房住』向『住好房』的深刻轉變。

  某房地產企業項目負責人王懷充認為,『空間覺醒』引發了人們對居住生活的重視,同時對居住空間的功能性和舒適性有了更高要求,在『住大房子』的需求中,一個能親近自然的陽臺或是庭院設計,都會成為提昇家庭居住生活品質的『剛需』。能夠更好地保障家庭成員的私密性,同時提供充足的共享空間,都成為置業者選擇『大房子』的理由。

  面對市場對『大房子』的需求昇溫,更多的開發企業也開始在大戶型產品的設計上不斷更新迭代。過去單純追求面積大的模式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對空間功能、動線規劃、社區配套和智能科技的極致追求。產品趨勢也從『大而空』向『精而美』遞進,使居住空間的功能與體驗並重。

  業內人士尹同領表示,大戶型市場的火熱不會是短期現象,而是房地產市場進入更高的品質時代的一個鮮明信號。隨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不斷昇級,代表著更優居住體驗的大戶型產品,將繼續在房地產市場中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引領行業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新航道。未來樓市以品質為王,細分市場將持續深化,樓市將進入高度分化的階段,大戶型,特別是那些在產品力、服務力和稀缺性上具備核心競爭力的項目,將繼續受到市場的青睞。因此開發企業需要更精准地把握市場的需求,在產品和服務的『深度』上做好文章。

  王懷充認為,樓市正從規模擴張轉向品質昇級,企業需更注重產品力與用戶真實生活需求的對接。大戶型走熱背後,是住房消費從『生存型』向『發展型』轉變的縮影,如何通過產品創新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將是樓市長期的命題。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我來說兩句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