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棚改:安置了房子 溫暖了人心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光明日報 作者: 編輯:馮丹丹 2022-11-23 11:33:08

內容提要:雖已入冬,天津子牙河畔的樹還綠著。由百年『漁村』變身的子牙河濱河公園內,綠植、健身步道、兒童游玩區等一應俱全。

  雖已入冬,天津子牙河畔的樹還綠著。由百 年『漁村』變身的子牙河濱河公園內,綠植、健身步道、兒童游玩區等一應俱全。

  百 年漁村變公園

  51歲的胡順來,原來就住在子牙河邊上,那時,這裡是一片破舊的平房。

  『這地方原來叫郭家菜園,是漁村,我就是在漁船上出生、漁村裡長大的,小時候住在秫秸搭的窩棚裡,再大點,我跟著家裡大人撿磚頭,在堤岸上蓋了間十幾平方米的平房。後來,這河邊的房子越蓋越多,從河堤蔓延到河道護坡上——384米的堤壩上,住著563戶人家。一個旱廁大家用,生活垃圾河裡倒,電線亂拉,蚊蟲肆虐。』胡順來談起往事。

  曾在棚戶區裡生活的人,都有著一段相似的糟心記憶。曲延萍也一樣。

  1993年,26歲的曲延萍嫁到了『漁村』。新婚不久,曲延萍就煤氣中毒了。『「漁村」沒有暖氣,大家冬天都是燒煤。我那天晚上忘了關爐子,結果就給「熏」著了,連著好幾天上吐下瀉。』從此,曲延萍家門梁上的小透氣窗再也沒敢關過,而一家人在冬夜裡也再沒少過三層被子。

  2018年5月,紅橋區召開區委常 委會,將2.2萬平方米的『漁村』加入棚改任務。

  曲延萍說:『「漁村」居民大多是老人,沒什麼文化。涉及拆遷的相關部門工作人員來到拆遷現場,一戶一策為我們提供一站式服務。』曲延萍拿著拆遷款,在光榮道風屏東裡買了一套102平方米的兩居室。住進新家,她把房間收拾得溫馨整潔。

  『漁村』搬遷改造後,原址規劃建設了佔地14萬平方米的子牙河濱河公園。曲延萍經常來這裡走走:『現在多漂亮啊,走在河邊吹吹風,呼吸呼吸新鮮空氣,舒服極了!公園裡有很多樹是以前的,完整保留了下來。』

  『落下一戶也不叫零』

  2017年,天津市啟動中心城區棚戶區改造『三年清零』行動計劃。市委、市政府鄭重強調,要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投入更大力量,高質量全面完成棚改任務。

  天津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曾把課堂搬到河北區的一個棚改現場,『棚改不是一個街道一個部門的事。什麼叫清零?零就是沒有,落下一戶也不叫零。』

  為了『漁村』棚改,紅橋區在全區抽調了100多名乾部,又千方百計籌措了4億元資金,調配出1080套房源,保證每戶基本有兩套房可選;居民們補償款不夠買房的,有38平方米保障住房兜底;家裡有行動不便的居民,乾部們挨家挨戶上門服務,辦理手續;對搬家發愁的老幼病弱的居民,乾部就主動上門幫助打包、聯系搬家公司……

  曲延萍很快就在搬遷協議上簽了字。『所有政策都是從大伙兒利益出發,住房面積大的,可以拿補償款買房子;面積較小、補償款買不起最小面積安置房的,托底安置一套38平方米保障房。』曲延萍說,『具體說貨幣補償、房屋補償咱也不懂,乾部都挺耐心地講解,後來算算我們拿錢自己買房子合適,就這麼決定了。』

  除了棚改工作,天津市住建委日前還發布了《天津市『十四五』保障性租賃住房發展規劃》。《規劃》中明確提到,天津『十四五』期間新增保障性租賃住房規劃實施目標為5萬套(間),項目儲備目標為10萬套(間),用來解決新就業大學生和外來務工人員的租賃居住需求。

  老鄰居共建新社區

  天津市紅橋區和苑街建設了136棟還遷安置房。寬闊的馬路兩側是一棟棟嶄新的高層建築。記者碰到了正在遛彎的李玉榮老人,並很快被她拉進了位於25層的家中『喝口水、說說話』。『我是1981年嫁到西於莊的。西於莊,天津人都知道!那是一片窪地,一下雨,全家老少拿著各種工具一起淘水,要是趕上連夜的雨,一家人就別睡了……』李玉榮回憶道。

  李玉榮現在的家,兩室一廳,雖不算太大,卻暖和整潔。『小區有兩棟立體停車樓,有孩子們喜歡的游樂園,還有掃 碼充電的電動自行車棚,最關鍵是25層的視野太棒了!』李玉榮很驕傲。

  西於莊老鄰居,如今變成和苑新鄰裡,居住條件發生巨變,居民們的精氣神也完全被調動起來。

  和苑街道黨工委書記張凌說,棚戶區改造定向安置群眾,該街道呈現困難人群多、殘疾人多、老年人多的特點,其中60歲以上老年人佔比近30%。為了更好地服務老人,和苑街道成立了72支志願者服務隊。

  『黨和政府給咱好生活,有事能出力的,咱也得出出力。』前幾年,看到社區裡征集志願者,李玉榮主動報了名。那之後,她和另一位志願者,點對點義務服務了7位獨居、空巢、殘疾老人。每周一次電 話或家訪,隨時關注老人們的生活,成了她熱愛的新『工作』。

  『街道黨群服務中心組織的活動豐富多彩,大家參與熱情特別高,我們聚在一起時常說:棚戶區搬遷,搬的不只是家,更是搬暖了民心。黨和政府給了我們好日子,我們也要感恩和回報社會。』65歲的武貴秋同樣是西於莊的老住戶,這幾天,她正忙著織毛衣。5天時間,她與另外30餘名志願者織出了94條毛圍巾、98頂毛帽子,全部送給和苑街空巢老人。

  天津的棚改安置,安頓的不只是房子,還有人心。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我來說兩句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