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地產成為穩增長重要抓手 房地產板塊『翻石頭』黃金期出現

掃碼閱讀手機版

2022-04-12 17:03:45

  今年以來,申萬房地產指數上漲9.42%,全行業排名第二位,其中龍頭股『招保萬金』聯手上漲,二線個股表現更是精彩紛呈,不少公司從年初以來已有30%以上的漲幅。

  地產板塊2022年為何一改頹勢?未來將如何演繹,又應該如何布局?我們認為,現在正站在一個『翻石頭』的黃金時期,需要通過對房企基本面的深入研究,去蕪存菁,准確捕捉到優質房企,在估值被錯殺的時候進行布局。

  房地產行業仍是重要支柱

  地方放松調控營造發展寬松氛圍

  去年12月,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強調:『房地產是支柱產業,住房更是居民的消費。』進入2022年以來,房地產銷售仍在進一步下滑,累計業績來看,一季度開局慘淡,超8成的百強房企累計業績同比降低,其中近4成企業的降幅高於50%。

  根據克而瑞發布3月份百強地產銷售數據,受疫情、行業信心不足等影響,百強房企3月單月銷售總額3796億元,同比-54.51%,降幅較上月擴大6.63%。單月銷售面積3576萬方,同比-57.16%,降幅較上月擴大14.58%。

  在2022年穩增長尤其重要的宏觀背景下,房地產如果失速,穩增長的難度會非常大,因為房地產行業作為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產業鏈長,對上下游的拉動作用明顯,影響到經濟的很多方面,可以說今年穩地產是穩增長的重要抓手之一。

  在堅持房住不炒的前提下,各地適時調整一些不符合當前環境的房地產政策,更好滿足居民的住房消費需求,也形成了當前友好的地產政策環境。

  例如,蘭州市出臺地產新政,其在降低個人購買住房門檻、取消『認房又認貸』,執行『認貸不認房』、昇級公積金和限購政策、支持企業良性循環等方面均作出新的安排。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全國已有超65個城市出臺樓市松綁政策。

  簡單統計如下:福州放開限購,取消購房對象戶口等限制,非五城區戶籍家庭可以在五城區購買一套144平米以下的普通住宅;福建省住建廳發布通知,省直公積金可以用來支付首付款;浙江衢州取消限購政策,非該市戶籍家庭可以在市區內購房;湖南郴州出臺住房公積金新政,首套房和二套房最高貸款額度上調為雙職工60萬元、單職工50萬元;重慶和武漢一批土地拍賣結束,重慶13宗地塊無流拍,其中3宗地塊搖號成功,武漢7宗,僅有一宗流拍,1宗地搖號成功。

  行業出清加快 競爭格局改善

  二級市場投資地產關注四條主線

  恆大事件以來,已經有多家以前排名30強的房企出現債務違約、展期的問題,這些房企未來再想獲得金融機構的支持會很困難,規模可能會不斷往下掉。我們初步預計行業已經出清了20%以上的產能,房地產行業的競爭格局得到極大改善。

  而行業出清帶來的好處主要有兩個,一是龍頭的集中度提昇,雖然大部分投資人認為我國房地產行業的規模已經接近天花板,行業未來雖然可能沒有增長了,但是龍頭房企集中度提昇可能帶動他們收入不斷增長。

  第二個好處是利潤率提昇。2020年下半年以來,房地產行業由於競爭激烈,企業拿地的利潤率不斷走低,甚至有企業『負利潤』去拿地,也造成這幾年地產企業的報表普遍呈現增收不增利的情況。而在恆大事件後,房企拿地更加理性,2021年四季度以來,房企拿地的利潤率情況明顯改善,我們觀察拿地靜態淨利潤率比2020年有3?5個百分點的改善。

  需要看到的是,地產行業是一個很長的鏈條,我國每年還是會維持一定的地產投資的需求。隨著我國城鎮化進程不斷推進,人民群眾對於住房改善的需求不會一蹴而就。

  在過去的一段時間,地產投資以民營投資為主,現在我們覺得往後來看,這個蛋糕可能要重新劃分,國企、央企的地產企業由於融資成本、拿地的優勢,市場佔比會越來越高。這些地產公司將具備長期的成長性。

  因此,我們將重點關注以下幾條主線:1)信用風險較低、融資渠道暢通、安全性較高的龍頭房企。2)財報安全性高、現金流較為穩定的區域性央國企或區域龍頭民企。3)積極布局『地產 』業務,價值有待重估的房企,例如持有較多商業地產、物流地產、物業管理等資產的房企。4)當前收入確定較強、集中度加速提昇,同時關聯房企近期信用風險緩釋,彈性反轉的地產後周期物業板塊。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我來說兩句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